战略经济对话:单边改双边 换位造双赢
    2008-06-26    作者:孙立坚    来源:国际金融报

  美国财政部中国事务特使艾兰·霍尔默昨日表示,战略经济对话深化了美中两国关系。霍尔默说,由美中最高层领导人发起的战略经济对话有助于减少“误解和误判”。正是通过这种机制,美中在航空协议等多个关键问题磋商中取得了进展。他认为,在对话过程中,中方也坦率地提出了对美国相关经济政策的关切,这说明对话并不是“单边的交谈”,而是双方在坦诚地交换意见。

  第四次中美战略对话在出乎意料的“和谐”气氛下顺利结束。这次战略对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一改以前那种火药味十足、你来我往的辩论态势,而是真正进入了对问题共同认真探讨的对等的对话层面上。基于这种在和谐气氛下的对话方式,双方的努力取得了双赢的效果。这归功于中美双方都看到了世界经济失衡环境中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到头来两败俱伤的后果。尤其是让美方意识到中国的谈判内功和对问题本质的悟性越来越强。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对话内容中看出。

  1.关于资本市场开放问题。虽然美方非常希望利用自己金融业的竞争优势,通过敲开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来分享目前扭曲的资产价格体系所可能带来的超常收益,但是,中国方面金融机构的“反渗透”,却像另一扇防火墙,保住了内功还未练好的中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外部冲击。也就是说,美国监管部门在指责中国建行和中国工行进入美国有内幕交易的倾向和政治战略的意图时,中国监管当局同样觉得国内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很容易让投机资本乘虚而入。从而也就搁浅了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开展合资业务的希望。即使如此,双方都能“认可”对方的选择。而且都感到要对等解决资本市场开放的问题,有必要为此启动签署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机制。
  2.关于汇率问题。中国这次以攻代守,对美元疲软问题造成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严重性,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和关注,从而让美方自己意识到美元问题的严重性,远远超过了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导入的必要性。相反,在美国次贷风波所造成的美元疲软和原油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所以,这次对话淡化人民币问题,就显得“理所当然”。
  3.关于能源问题。这是这次对话内容中最大的亮点,因为大家都“坦诚”地指出了对方的弱点,所以才共同意识到合作互补的方式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和其他选择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一样,长期以来都由政府来管理要素价格(油价、利率和汇率等),以保证企业能够在最小的要素价格波动风险的环境下,发挥最终产品价格竞争的优势,从而实现去海外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由于这种增长方式会带来要素需求的旺盛和投资过热的后患,甚至还会引来套利的海外资本,从而产生将海外市场要素价格直接推高或间接推高(充当投机资本获利的筹码)的局面;另外,美国经济疲软所形成利率和汇率持续下挫的态势和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能源价格不断高涨的局面,另外,美国政府内心不得不承认,对投机资本监管失灵也是问题恶化的原因之一。所以,双方无法直面纠缠对方的弱点,而是去寻找共同的利益点,采取相应的合作方法。

  这种双赢的结果,来自于谈判过程中的换位思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今天美国对中的贸易逆差,反映了美国消费者能够分享越来越多的价廉物美的商品,而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又表示中国这个世界加工厂的贸易大国地位,在不断为亚洲这个最活跃的经济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两国如果保持开放合作,则能够达到高度的互补,由此走出一个更稳定更可持续的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相关稿件
·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取得丰硕成果[图] 2008-06-20
· 能源问题成为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焦点 2008-06-19
· 美元汇率成为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新焦点 2008-06-18
· 战略经济对话:中美“甜蜜”并角力着 2008-06-18
· 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 2008-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