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将能源作为主题,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能源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中国要维持发展速度、继续做“世界工厂”,能源问题将是一个头号的战略问题。
在全球能源消费市场上,中国是“后来者”。中国的能源需求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显现,当时全球石油资源的控制格局已经形成。作为“后来者“,中国如何挤进规则已定的游戏场之中,选择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是个大问题。 粗略划分,全球各国的能源消费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石油型,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是此种类型,美国是典型;煤炭型,如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的煤炭占比超过67%;核能型,如法国,2006年法国核电比例超过78%。当然,各国能源消费都不是单一的,如水电是各国能源消费的重要形式之一,近年来又纷纷利用各种新能源。 任何国家选择何种能源消费模式,在根本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能源资源禀赋,即一个国家自然的能源资源储藏;二是能源资源控制力,即国家的能力能保证该国获得何种能源,以及获得多少能源。即使一个国家本身缺乏能源资源,但如果有强大的军事、外交、资本等资源,也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 老天爷给中国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是煤炭。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经查证的煤炭储量达7241.16亿吨,其中生产和在建已占用储量为1868.22亿吨,尚未利用储量达4538.96亿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25.23亿吨,煤炭消费需求约为25亿吨。 因此,中国的能源战略应该以煤炭为主,这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也只有立足于煤炭为主的能源战略,才最能体现资源战略上的自主性。 不过,中国的能源发展轨道和能源政策似乎总要摆脱以煤炭为主的格局。从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中国的石油进口增长突飞猛进,2007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近2亿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汽车消费的迅速扩大,以强劲的势头将中国导入到越来越接近美国的能源消费轨道——高度的石油进口依赖。正因为如此,中国需要满世界寻找石油,需要以“经济外交”来保证中国从世界获得石油。中国不得不开始学习美国和日本,建立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这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石油依赖”,但这种依赖是中国在石油消费占比很低的情况下形成的。 为什么中国不在煤炭利用战略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由于煤炭与石油的能源形式不同,这似乎是一个最大的理由。在目前已经能够解决“煤制油”的情况下,煤炭利用技术已不构成任何障碍了。尽管中国是个富煤国家,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日前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却表示,“长期甩不开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麻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发展核电是可以理解的”。这表明,我们至今仍认为煤炭利用是一件麻烦事。 事实上,煤制油在国内已经有了不错的开端。神华集团的鄂尔多斯(600295行情,股吧)煤制油项目首期年产能100万吨,即将在今年9月投产;兖矿在陕西榆林的首期年产100万油品,扩产计划为500万吨油品。另外,神华集团与全球唯一具有煤制油商业化经验的南非公司Sasol正在谈判两个首期年产320万吨,扩产后年产量600万吨的制油项目。目前全球油价高涨,更是为“煤制油”的发展提供了商业可行性的稳定市场背景。 因此,中国完全可以立足煤炭来选择能源战略,如果能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每年5000万吨的“煤制油”生产,这将会显著减小对国际市场的石油依赖,国际市场也别想在能源问题上轻易“拿捏”中国。目前,我们应该摒弃轻视煤炭利用的传统思维,及排除石油利益集团的干扰,将中国的能源战略建立在自己的资源优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