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要积极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预期。尽管抑制通货膨胀不同于抗震救灾,但是也需要一种众志成城的精神,只要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微观经济主体能够与政府达成基本一致的预期,我们就能花费较小的成本打赢反通胀这一仗。
从紧的货币政策已经实施了将近5个月的时间,从前4个月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CPI依然高企,1至4月份CPI平均上涨8%以上,加上刚刚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给整体经济运行增加了一些新的不确定因素,货币政策调控难度进一步增加。从中长期看,地震灾害不会改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但是短期内会加大微观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所以央行在对灾区做出特殊政策安排外,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不会改变。
市场预期应是调控重点
市场预期很大程度上主宰着经济运行态势。正是因为如此,经济学主要运用边际效用理论来分析微观层面的市场主体行为,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微观经济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基于各自对经济前景的认识产生不同的偏好,这种偏好的产生就形成市场预期。但是市场预期毕竟是人们对经济未来的一种判断,受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一旦市场预期与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出现偏差,整个经济就会出现失衡。 市场预期在通货膨胀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行的反周期调控,是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的一场博弈。近来,由于CPI持续高企,关于货币政策有效和无效的讨论日渐增多,素有“启动不灵、刹车灵”称誉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应该说,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旦市场对从紧的货币政策失去信心,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就会增加,那么通货膨胀将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这对宏观经济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从紧的货币政策能够得到微观经济主体的理解和信任,就会转化为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使通货膨胀的治理成本大大降低,从而达成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的合作。 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也在增加市场的不稳定预期。我国每次货币政策调控措施的出台,一般都是在某段时间的经济运行统计数据公布之后,具体的调控办法提前公布,第二天或者过一段时间再执行。这种办法虽然避免了给微观经济主体造成的突然性打击,为它们的内外部调整做了适当缓冲,但也使得货币政策的效力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和反应受到一定的损失,事前最优的政策事后不一定取得最优的效果。此外,由于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通,货币政策存在严重的时滞效应,这样就无法把市场预期及时有效地引导到政策期待的路径上来。
应注重短期调控和物价稳定
市场理性预期决定了货币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也会脱离正常的运行轨道,出现短暂的失衡状态。尽管随着时间的发展,微观经济主体能够根据不断获取的信息来修正自己的错误预期,改变先前的不当决策,使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回归到正常水平,但是市场自我修复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并且在这段时间内还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货币政策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工具,迅速消除经济的这种波动,让市场自我修复的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不至于对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促使经济运行尽快恢复正轨。在长期内,由于微观经济主体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当时的经济情况对货币政策形成比较理性的预期,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抵消政策的作用,使得货币政策趋于无效,因此决定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控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 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性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物价稳定。我国自1998年彻底放弃传统的信贷目标框架,转而注重于货币目标框架,实行真正市场意义上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政策主要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过冷”或“过热”情况进行适度微调,并且侧重于总量调控。我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于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主要是经济总量,无法针对于具体的行业或部门,所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就有限,从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直接性。此外,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目标,这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短期性特征明显不协调,经济增长目标也不是货币政策能够独立实现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发行等手段比较有效地稳定货币币值,保持物价稳定,从而稳定全社会的价格预期,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引导市场形成合理预期
为了使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从紧的货币政策必须要积极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预期。尽管抑制通货膨胀不同于抗震救灾,但是也需要一种众志成城的精神,只要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微观经济主体能够与政府达成基本一致的预期,我们就能花费较小的成本打赢反通胀这一仗。随着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日益趋于理性,市场预期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这就要求央行不但要从宏观上继续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还要高度重视市场上微观经济主体应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各种行为。 第一,要千方百计地稳定市场上微观经济主体的预期。央行要和微观经济主体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做到取信于民。央行要建立和维护执行货币政策的公信度,不断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缩小政策变化与市场预期的偏差;不断增强央行的独立性,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物价稳定目标,减少各级政府对央行决策的不正当干预;央行还要制定明确的货币政策规则,向公众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建立起动态一致的合作博弈关系。此外,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效力越来越低,这都要求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可以考虑逐步向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变。 第二,要努力让市场形成货币政策坚定反通胀的预期。这就需要央行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就目前来说,随着金融的深化、创新以及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双重锚”机制正在面临各种挑战,货币内生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外汇储备剧增,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人民币与美元利差倒挂,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吸引大量热钱涌入我国套利、套汇,基础货币目标和汇率目标越来越难以控制。央行要在逐步调整货币政策框架的同时,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大调控的力度和深度,树立坚定的反通胀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