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公共交通问题应双管齐下
    2008-01-17    作者:熊仁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私车牌照拍卖制度的起因原是为了治理公共交通问题,但实际的结果是,公共交通问题尽管有所改善,显然只是一个有限的开始。另外,牌照拍卖却衍生出"租金转移"问题,导致上海过去一直受到汽车销售公司、黄牛等批量竞拍车牌以期转手获利、车牌价格的上涨脱离了实际需求的水平的困扰。
  今年初,上海市政府增强了私车牌照拍卖制度的透明度,并加大了车牌投入总量,上海私车牌照价格有一个较大的降幅,同时上海政府考虑将牌照拍卖制同未来的城市拥挤费"对接"。而在判断这种"对接"的演化上,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半拉子的"对接方法"。
  拍卖车牌的理由在于上海的交通攻略是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人交通为辅,因此必须对私人购车数额实行总量控制。上海政府此项政策的逻辑在于通过私车牌照拍卖,购买私车的人数降低,公路上私车数量下降,其他车辆所占用的道路空间上升,交通状况好转,市民出行方便从而获得正效用。实际情况似乎并非想象的那样,由于上海私车牌照的拍卖,获得牌照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而对于支付不起那些费用的购车者通过异地上牌就可以几乎规避这一难题。根据目前的政策,异地车牌在使用上与上海市本地的车牌相差无几,只是在车牌年审等方面会有些许不便。而从汽车销售也证明了这一点,上海市总体的汽车销售量并没有因为牌照的问题增长乏力。车牌拍卖制度的目的在于减少路面上行驶的小汽车,而现实是减少的仅仅是路面上行驶的上海牌照的小汽车。
  实际上,现行的牌照拍卖制度就是在对车辆的购买上限制,而对于使用却不加限制。但造成交通拥挤的并不是一个城市的汽车持有量,而是同一时间的汽车流动量。牌照制度是针对汽车持有量的,这已经被异地牌照规避了,而汽车流动量却没有控制,上海的交通依然存在问题。
  世界主流的做法是不限制汽车持有,但对汽车流动进行控制。燃油税就是这种制度设计。通过开征燃油税,对车辆的每次使用征税,对路面使用得越多所要负担的税款也会越多。这样占用路面的行为就可以得到量化,私车拥有者通过使用小汽车获得的舒适越多,就需要给乘坐公共交通相对较低的效用获得者支付越多的费用,这更能体现出行为管理而非身份管理的市场经济精神。当然,燃油税的开征存在复杂的利益集团博弈,推出会比较慢,但它是正确的选择。
  另外,拥堵在道路上的车辆有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和公共部门的用车,而这些车辆对于价格(无论是牌照费拥挤费还是燃油税)并不敏感。政府所要采取的政策只能是通过行政的手段减少政府公车的数量,限制政府公车的使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面对交通拥堵问题,应从市场和非市场两个方面入手。对于市场,解决方法不外乎价格机制;对于非市场,解决方法应采用对非市场部门最为有效的方法。通过两个市场、两种手段双管齐下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