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披露的一份峰会声明草案,目前正在召开的第三届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元首峰会将忽略美国敦促该组织进一步增产的呼声,并且很可能在下个月的部长级会议上也不会宣布增产计划。在国际原油期货震荡冲击100美元之际,欧佩克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了全球能源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神经。
欧佩克不愿牺牲自身利益去增产
将当前的原油价格迅猛上涨归咎于国际市场炒家恶意炒作与美元贬值,以看淡明年原油消费后市为由而拒绝增产,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言之凿凿,但实际上却是大谬不然。众所周知,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对产能变化是最为敏感的。即便是英国北海边上的风暴也会促使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大涨,更何况是占据全球产能40%的欧佩克的增减产决定。欧佩克若是有意调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未来的趋势,那么宣布增产,哪怕是微量的增产计划也是短期内最为现实的手段。如果任由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原油价格到明年年中突破120美元也并非神话。 那么为何石油输出国组织迟迟不愿干涉日趋高涨的油价呢?答案很简单:石油输出国通过其国有石油企业控制了国内的石油生产销售,石油主权国家是全球高油价的最大受益者。受益者当然不可能主动牺牲自身的利益去增产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而维持高油价是其获取最大收益的最佳方式。 事实上,高油价给石油主权国家带来的不仅仅是源源不断的财富,更是强势的政治资本。与美国历来不睦的产油国———伊朗和委内瑞拉对此次欧佩克国家元首峰会高度重视,本国元首均亲自临场。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欧佩克峰会的开幕致词中公开警告:如果美国进攻伊朗或委内瑞拉,那么原油价格可能会从目前已经创下新高记录的每桶近100美元增加一倍,达到每桶200美元。
产油国倾向原油资产国有化
在俄罗斯模式的带动下,目前产油国对待国内原油资产的态度已转向完全的“国有化”。尤其是在高油价的利益驱动下,原油勘探和开采的成本回收速度已经大大提高,许多原本贫困的石油输出国不再依赖大型跨国原油开采企业。今年6月份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公司因与当地政府的紧张关系而被迫放弃它们在委内瑞拉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就是最好的例证,委内瑞拉政府要求埃克森美孚和康菲和另外四家石油公司一道将它们在一些大型石油项目上的多数股权交归委内瑞拉的国有石油公司所有。随后,一家委内瑞拉公司将其在四个大型石油项目中的持股权几乎扩大了一倍,达到78%左右,总价值高达310亿美元。 即便是那些不能完全依靠自身资金开采原油的产油国也利用原油价格上涨,从与跨国企业的合同中改写利益分配关系,最终获取更多的利益。BP在俄合资企业TNK-BP的CEO鲍勃·达德利上周在一个石油业大会上公开表示:油价屡创新高时最大赢家应属产油国政府。许多投资者也开始抛弃老牌的跨国原油生产巨头,转而追捧国有石油生产企业。Threadneedle驻伦敦的全球股票基金经理斯蒂芬·索恩伯表示他已经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对英国石油、荷兰皇家壳牌和埃克森美孚的投资,将更多资金投向了那些产量不断增长的国有石油公司。
高油价政策蕴含风险
高油价虽然给予了产油国更好机会重新占领本国的能源资产,并依靠石油输出获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利益。但是这一政策在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高油价是对工业化以及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剥夺。尤其是那些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石油能源就是国民经济增长的血脉,高油价可能会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成本上升和通胀加剧的压力。而对于产油国本身来说,高油价给本国居民带来的高收益正在削弱本国经济在其他方面的创新和竞争意识。同时单一的经济结构和对国际市场进口的依赖引入了国际通胀的压力,迫使产油国面临着高收益、高通胀的压力,进口工业品价格的上涨也蚕食了一部分高油价的收益。IMF今年10月份的一项报告显示:阿联酋的通货膨胀率到目前已达到10%,沙特阿拉伯的通胀率也达到了10年来的新高。 虽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抵消了一部分高油价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产油国出于自身利益一味推动原油价格持续走高,挑战全世界的承受极限,那么一旦突破临界值,全球经济恐将不得不再度咽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能源、经济双重危机的苦果,届时产油国恐怕也将难以独善其身。
(作者是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