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问题比总量更棘手
    2007-10-31    倪小林    来源:上海证券报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关注今后的趋势,要采取更大调控力度进行总量调控面对目前经济显然有难度,要改善调控效果必须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更需要注意结构调整,包括调控方式本身的结构性问题。最近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通报三季度经济情况时提供了一个数据,前三季度消费对于GDP的贡献为37%,而2006年全年同类数字为39%,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同时,结构失衡没有完全得到矫正,消费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目前很多经济问题对总量调整越来越不敏感,已成为经济趋热难以达致平衡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当人们的目光过多聚焦流动性过剩的时候,一些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因为宏观调控完全得到改善,除了以上消费增长不尽如人意之外,在金融业本身也是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不足并存,民营经济融资难和一些行业流动性过剩同在。最近,经济学家厉以宁就谈到,中小企业和农村金融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他提出一般货币调整主要是总量调整,财政调整才有结构性问题,但是目前对于中国经济地域以及行业和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等等原因,金融调控也有一个结构性问题需要关注。近来,央行负责人分析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并不是完全来自银行业,货币总量调控对于社会流动性过剩问题效果就不明显。最突出的是我国经济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近来美国不断减息我们不断升息,如此下去国际游资更热望进入中国,结果还会进一步引起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由此过度依赖央行延续总量调整的办法,只能是杯水车薪。有人建议不能把平衡经济的压力放在几个部门身上,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经济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化,我们也必须把目光由外转内,由寻找增量机会转向结构调整。目前经济中的种种结构失衡现象已经受到各方关注。近日证监会祁斌先生就资本市场失衡问题罗列了几大现状,如产品不够丰富、基本约束机制不足、机构投资者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这说明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市场的内生性问题不解决,最终一定会影响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我国目前依然处在经济的转轨时期,经济结构失衡可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升,资产价格暴涨,流动性问题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应该说我国目前表现出来的流动性过剩,虽有发展阶段的必然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经济结构失衡引起的,这一点巴曙松博士的见解很值得关注。他认为,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非典型性的、畸形的流动性过剩。由于管制和审批,使得很多有强烈需求的融资卡在一些特定的环节上。从下一步的发展趋势看,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从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融资结构转向富有弹性、能消化风险的融资结构正在成为金融政策的导向,将对银行和企业产生多样化的影响。这一分析足以见得我们在关注总量失衡的问题同时,不可忽视金融方面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由此可见,即使是观察流动性过剩本身,我们也不应该完全机械地照搬总量调控的思路,而需要更加细分流动性产生的各种状况,对症下药以至手到病除。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因素,为确保实现又快又好的经济目标,结构调整正在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