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电荒”后的三个心愿
    2007-10-17    周晓翔(四川编辑)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5日宣布,这几年困扰我们生活和经济的“电荒”已经彻底结束,未来5年我国电力供求将转向平衡略有富余的阶段。(10月15日央视《经济信息联播》)

    彻底告别全国范围内的电荒,自然是一个好消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电荒本来就是个相对的和动态的概念。电力短缺和过剩在我国曾经周期性出现。因此,即使未来五年“彻底告别全国范围电荒”,笔者还有三个愿望想说。
    首先,希望能够抓住机会促进电力改革。相关部门一直期望推进电力部门的各项改革,尤其是体制改革。但以往由于电荒,很多改革无法进入深水区。对于电力供求关系的判断本应由市场去做,现在却由政府基于未来5年、10年或15年的电力需求来进行预测,并制定未来电力发展的规划,而这也往往容易导致电力建设和运营难以适应市场化要求。现在电力过剩了,大可借乘此机会在更大范围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各项改革,消除旧体制下出现的种种不公现象。
    其次,希望不要减轻节能减排的力度。一般企业和个人对节能减排的紧迫感可能会因为告别电荒而不自觉地放松。但节能减排显然不仅电荒时代需要,它是缓解全球资源紧张、减轻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建设美好地球家园的世界大事,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国家大事。
    最后,还要继续强化公民的节能意识。不能否认,我们许多人的节能意识还是建立在能源紧张的现实感受上。电力富余了,节电意识是否仍能内化为一种道德观念,从而具有恒久的社会价值?在一些发达国家,居民能耗近年来都有人均水平降低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把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看作一种道德水准的体现,看作一种公民责任的体现。浪费虽然不会受到刑事惩罚,但会受到公众的鄙视,甚至谴责。不久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就曾因为家里一年的电费和煤气费要花掉3万美元,相当于普通美国家庭的20倍,而受到媒体的严厉谴责。一种道德力量,有时会比经济惩罚更有约束力。
    告别电荒后,我们在电力改革、节能减排、培养新的道德价值等方面恐怕还远远不能“告别”。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