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高增长的分配之忧
    2007-07-25    作者:张贵峰    来源:燕赵都市报

  在目前整个国民财富的分配格局中,政府收入比重正在快速提高,而居民收入的比重正在相对萎缩。换言之,国民财富的增长越来越突出表现为政府收入而不是居民收入的增长,政府正在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财政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额突破2.6万亿元,达到26117.84亿元,同比增长30.6%。对此,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表示,“由于高耗能行业、房地产和股市等过快增长,导致同比增长三成的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中存在不少一次性、超常规因素”。(7月24日《第一财经日报》)

  “总额突破2.6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如此“高歌猛进”的财政收入账单,其超常规的意味无疑相当浓厚,连财政部门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要出面解释和强调其中的“超常规因素”了。
  其实,如果仅从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乃至有些过热的背景来看,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算不上是多么反常之事,也没什么不合理的。问题是,如果将这一“同比增长三成”的政府收入,与国民经济增长尤其是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具体数字相比,其不合理的超常规性,就显露无遗了: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2%。
  不难看出,上半年财政收入的增速接近GDP增长的三倍,同时也是居民收入增速的两倍多。这意味着,在目前整个国民财富的分配格局中,政府收入比重正在快速提高,而居民收入的比重正在相对萎缩。换言之,国民财富的增长越来越突出表现为政府收入而不是居民收入的增长,政府正在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实际上,回顾一下近年来财政收入的总体状况,就会发现这样一种不断向政府倾斜的财富分配格局,并不是今年才有的反常事,而是最近以来的一个基本趋势:如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73.2亿元,同比增长24.4%;而2005年,两项数据分别为31649.29亿元、19.9%。很明显,这样的政府收入增长,均远远超出了同期的GDP增长,也是居民收入增速所远远不及的。
  众所周知,一定时期内,在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分配,实际上是一个此消彼涨的关系。这也就是说,政府收入过快增长,必然带来居民收入相对下降——政府多分一点,就意味着居民会少分一点。当然,如果政府能将财政收入大量用于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为居民提供优厚的公共福利,政府收入快速提高,也并不是什么坏事。但遗憾的是,时下我们财政收入的分配使用状况并不是这样。
  以时下人们十分关注、同时也是财政部门强调的“超常规因素”的房地产领域为例。毫无疑问,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对财政收入的增长贡献巨大,如数据显示,在整个房地产的批租和开发阶段,涉及的政府税、费、基金项目总计达500多项,这些税费成本已占到房地产开发成本的50%,其中仅土地出让金一项政府每年的收入就近万亿,而与此同时,诸如廉租房之类住房公共投入,长期以来却捉襟见肘。
  另一方面,伴随财政收入“高歌猛进”的又是政府自身开支的飞速增长,以公车、公楼、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为代表的职务消费不断膨胀。学者研究显示,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7倍;公务员职务消费增长140倍多,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从1978年的4%上升到2005年的24%。
  因此,面对财政收入30.6%的超常规增长,我们最迫切需要反省的并不是诸如“房地产和股市等过快增长”这类浅表性因素,而是其背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及公共财政体制的超常和反常,并尽快着手去矫正和完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