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进家庭:医疗政策的理性回归
    2007-06-07        来源:新京报
  在未来一年半里,即到2008年底以前,北京城八区的每个家庭以及尽可能多的农村家庭,都将有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免费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行为指导及慢性病诊疗咨询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新京报》6月6日)这条消息无疑给人很多期待。
  看病难这一问题能否成功破解,直接关系着社会能否实现和谐。而不管是我们自己摸索的还是国外传递来的经验,完善的社区医疗,是方便百姓就诊,提高医疗保障的必由之路。现在,家庭医生制度被正式提上了日程,标志着发展社区医疗的理念正在回归。
  应该承认,在卫生发展领域,我们曾走了弯路。最明显的是,过于相信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没有给基层卫生机构必要的扶持,导致卫生资源过多地向大医院、高级别医院集中,基层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日渐缩小,曾经给广大老百姓提供便捷服务的卫生所、保健站,越来越难以为继,造就了我国特有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无人问津”的怪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大医院为了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大楼越盖越气派,设备越来越先进,药品越来越高档,方法越来越先进,可是,真正能给百姓提供日常服务的基本医疗,越来越稀少。导致卫生投入本来就不充足,医疗服务却有高档化的趋势,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越来越远。
  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政府出资为普通居民家庭提供家庭医生,对于扭转大医院“赢者通吃”的状况显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通过家庭医生提供日常的健康指导,不但有助于分流患者,还能最大化的加强预防工作,防病于未然,通过预防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管从经济学角度还是具体的治疗效果看,都容易达到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效益,实现“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想。
  当然,家庭医生制度虽然带来了期待,但也有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明确:首先,医疗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其非常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公平性。而公平的重要体现往往是优先扶助弱者。看病难对于中国的百姓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农村人口缺衣少药,得到医疗保障的难度更大一些。而在这次家庭医生制度中,我们看到的还是首先保证城八区而后才是基层农村的路径图,弱者优先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是不是把计划调整为首先保证城八区的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更合理一些呢?
  其次,一个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预防保健员组成的医疗团队的服务人口数量达3000人,是不是有些过大,有没有做过相应的调研?
  特别是农村人口比较分散的地方,为3000人提供服务意味着要跑好几个自然村,光路途都可能跑不过来。城乡应该有所差别。
  还有,家庭医生由政府投资,那么这个投资的力度有多大,是保证这些医生过温饱型的生活还是小康型的生活,抑或富足型的生活。这个信息不明确,将无法确定选取什么样的卫生人员来从事相应的工作。按照目前的设想,在未来的一年半内,我们需要多少家庭医生,还有多少人员缺口,有没有措施来保证其他岗位上的医务人员向这个角色转换?
  发展家庭医生是我们医疗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显然还不能一蹴而就。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