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5-10 作者:张培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
|
人非生而有罪,所谓的“原罪”决不是从胎里带出的。房地产行业深陷形象危机,固然有商人们不自重的因素,更多的则与市场化不够、权力寻租空间过大有关。拯救这个板砖儿成堆的市场,需要行业自律与自赎,更需要国家对资源要素宏观调控,对权力的有效约束,对权钱腐败现象的精确打击。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近年公众强烈要求治理整顿的行业。在网上,房地产企业更是广大网友经常齐抛板砖儿的对象。对此,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认为,房地产行业遭到集体“丑化”,主要是由于行业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所致,并非公众无风起浪胡乱说事。 公众的唾沫星子为什么偏偏集中喷向房地产行业?原本感性化十足的社会情绪,如今有了社科院权威报告的理性分析及翔实材料印证,似乎印证了如下观点:房地产市场是有“原罪”的,遭受口诛笔伐,实乃“罪”有应得。 作为一个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发展至现在的规模实属不易。去年全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规模近两万亿元,年销售额超过两万亿元,几乎和汽车产业一样。然而缠绕在其身上的负面新闻比任何产业都多,野蛮拆迁、虚假广告、偷逃税款、质量隐患、官商勾结、权钱腐败……真可谓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之地步。 遭到集体“丑化”,房地产业绝非平白无故受冤屈的窦娥,但也不是传说中十恶不赦的魔鬼。譬如深受诟病、引起民怨沸腾的野蛮拆迁,房地产商有那么大的胆量与能量策划吗?再如过去几年各地查处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案件,涉及土地批租问题的约占1/3,这笔账能全算到房地产行业的头上吗?还有房价居高不下、宏观调控屡屡失灵,在背后阳奉阴违的难道全是无良奸商?答案并非那么简单。 诚如有关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房地产界多富豪,不是因为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的黄金产业,而在于房地产业是国内最大的权力寻租场所。如果说“原罪论”成立的话,其罪过也主要在于权力的失控、资源的失禁、监督的失声、市场的失范。天不下雨屋不漏,房地产市场的种种病症,皆是权力病与市场病的集中爆发,仅仅以“原罪论”看待混乱无序的房地产市场,真相很可能会在我们被蒙蔽的双眼下偷偷溜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高房价、高垄断、高腐败的畸形楼市也不是一天两天才能够形成的。有政绩官员宠着护着,有腐败分子投怀送抱,有官场内应擅开绿灯,有徇私枉法者越权批地,有原山东省委副书记杜世成之类的贪官拼命鼓吹“房价不倒论”,带头进行权钱交易游戏,大打法律与政策擦边球的房地产商想公平竞争、保持清白之身也很难。 人非生而有罪,所谓的“原罪”决不是从胎里带出的。房地产行业深陷形象危机,固然有商人们不自重的因素,更多的则与市场化不够、权力寻租空间过大有关。拯救这个板砖儿成堆的市场,需要行业自律与自赎,更需要国家对资源要素宏观调控,对权力的有效约束,对权钱腐败现象的精确打击。否则,即使唾沫星子淹死几个奸商,也解决不了天下寒士的安居难之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