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狼来了”?
    2007-03-23    张炜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汇丰、渣打、东亚、花旗等4家外资法人银行获准设立,即将以1元人民币的低门槛接受本地居民开户。外资银行“狼来了”?对中资银行的威胁有多大?
    面对外资银行竞争,中资银行似乎显得并不慌张。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网点少是外资银行的软肋,因此在多项业务上会受到制约。就连规模较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不感到特别大的压力,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网点虽比国有大银行少,但目前远远超过外资银行。外资银行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弱项,当务之急就是加速网点布局。据悉,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计划在2010年前将内地分支机构扩大至100家,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希望年内能把分、支行网点数量增至40个。
    外资银行的网点在短时间内肯定赶不上中资银行,即便是民生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等中小银行在沪的网点数量也有30家左右,更何况这些银行在国内主要大城市已基本布局。还令中资银行高兴的是,“两税合并”使中外资银行将回到同一条起跑线上。“两税合并”后的中资银行所得税税率由33%降至25%,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增利12%。而且,相关抵扣政策的变化,使中资银行的竞争力将增强。
    难道一直被视作“狼”的外资银行,一旦来华加速抢滩竟然如此不足为惧?其实,中资银行面对的是严峻挑战。在网点制约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必然将其竞争的重中之重放在高端客户上。对高端客户的理财服务,是外资银行最擅长的。去年12月12日开放后,外资银行接纳100万元以上定期存款,就显示出相当的优势。仅12月中下旬,在沪5家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大额(100万元以上)定期储蓄存款达到2.98亿元,其中2家外资银行占有其中近80%的人民币储蓄存款份额。外资银行零售业务的营销力度,实在不容低估。渣打银行等还打算加紧在华推出私人银行业务,瞄准个人金融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客户群。虽然中国银行近日联手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率先在中资银行中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可外资银行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众所周知,根据“二八法则”,抓住高端客户的银行,是最能够赚取利润的。
    一边是中资银行困于排队现象,忙于应付低端客户的简单存取款业务;另一边是外资银行迎来一批又一批高端客户,将增值业务与传统业务结合,双方的收益差异可想而知。从市场容量看,中资银行或许认为上海等大城市足以让更多同行竞技,而不担心部分高端客户的分流。可一段时间后,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随着客户对外资银行的熟悉,以及外资银行产品创造出赚钱效应,分流现象就会趋于严重。而且,国内客户的国际化需求不断增强,外资银行的国际渠道优势会得到充分体现。从客户性质看,存在国际化需求的客户,也恰恰是为银行创造利润最多的高端客户。反过来,若要中资银行走出去布局,其速度肯定远不及外资银行在华的布局。
    外资银行广泛在华布局的另一个影响,是可能导致中资银行人才流失,在未来几年出现一个高峰。以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例,今年将招聘近千人,其中,中层管理人员以有中资银行工作背景者优先,高层人员则调用法人银行母行高层人员担任。外资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培训计划等占优,从中资银行流失的又难免是业务骨干,同时还可能带走优质客户资源。虽然中资银行近年在薪资待遇上有明显提高,但与外资银行相比依然缺乏竞争力。中外资银行间的人才战,将影响到业务竞争,最终在市场份额、营业利润上见分晓。
    此外,中资银行不能因为外资银行参股而高枕无忧。外资银行的战略持股及业务合作,看中的就是中资银行已有的资源优势,从而以另一种方式在华加速抢滩。对中资银行来说,外资参股可提高其管理与技术能力。不过,正如管理学家所指出,“可见”的商业模式可能被抄袭,“不可见”的企业文化却难以复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