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12 蔡定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来源:新京报 |
|
|
2005年,我在新加坡国会进行调研时,提出想看看国会预算,国会图书馆馆长送给我两本当年的国会预算,说给我带回来慢慢看,并作个纪念。我深有感触,我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服务了十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们自己国家的预算。每次代表大会上,虽然都有听取审议国家预算的议程,但代表们也很难看得到具体预算。代表们会上审议的是预算报告,不是具体的预算。从前两年开始,预算报告不在大会全体会议上作了,只发给代表自己阅读,目的是给代表委员更多审议讨论的时间。但这样一来,客观上对增加预算的透明度不利,因为财政部在大会上作预算报告,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得知预算的大体情况,现在公众对有关信息的了解却少了媒体渠道。
预算信息向民众公开是政府的义务。在现代世界各国,预算公开是常例。公民都可以免费或者支付工本费后向政府索取预算信息,现在有的可以在网上查询。现代预算之所以叫公共预算,就是预算必须是公众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并向公众公开,公众可以监督的。今年一月,国务院通过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将颁布实施。国家预算应是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内容。如果国家预算公开不充分,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是不小的伤害。
预算公开是民主政府的应有之义。政府向人民征收和花费的合法性就在于它是通过民选的人民代表讨论、批准的,当然是要公布让人民知道,并让人民监督。公开预算是对政府官员权力最有效的约束,地方政府不需要到中央政府部门“跑部钱进”,只要督促他们依法拨款就可以了。
公开预算是法治政府所必须。建立法治政府最关键的是依法治财。政府的一切活动都以钱为依据,没有钱政府就寸步难行。一些政府权力的滥用大多都与滥用财政资源有关。要让政府依法办事,就要从监督政府用钱入手。控制财政是保证政府依法治理最有效的手段。过去一些年,国家审计报告查出了大量的财政问题,都与财政资金违法行为有关。而造成这些现象有根本原因,就是预算执行的透明度还不够,缺乏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公开预算是反腐败的治本之策。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大多发生在管钱管物的官员身上,如有的书记、市长、交通局长“前腐后继”,落马的原因大多是手上掌握的钱太多,政府的项目投资,少数官员可以决定一切。预算不公开,不仅人民不知道,其他政府部门和官员也可能不知道,贪污腐败便极易发生。
公开预算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积极性,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纳税人知道政府钱花何处、钱花在明处,会提高他们的纳税自觉性。公开性也会大大提高政府资金的效率,节约大量纳税人的钱,提高政府的诚信,从而促进纳税人与政府的互信。
我们不需要一一列举公开预算的理由,这也是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常理。希望人大本着政府信息公开的精神,提高国家财政预算的透明度,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开一个好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