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强行撤并”体现教育行政的民本意识
    2007-02-27    胡印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称,今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按照实事求是、稳步推进、方便就学的原则实施,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新京报》2月26日)

    据了解,这个表态是教育部就群众反映农村小学撤掉后造成的小学生上学难而做出的回复。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9日,教育部就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切实解决农村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区中小学生上学远问题”。时至今日,仍有群众反映上学难、辍学多,可见,各地似乎并没有认真落实教育部的通知精神。
    农村中小学撤并,或者用官方的说法就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大体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达到高潮:呼啦啦,许多村庄上空飘扬了几十年的旗子消失了,校舍变卖了,小儿郎背起书包到中心校走读寄宿了。平原的孩子需要对付难以预测的交通安全,而山区的孩子往往要翻山越岭、栉风沐雨。至于寄宿,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来说,同样是成长中难以承受的重负。
    笔者曾于2000年走访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拍摄地、河北赤城县镇宁堡水泉村希望小学。这个当时只剩下十几名学生的山村小学,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周边村子的小学全部并到大镇和县城的中心校里,或许是因为电影的名气,县里保留了这所小学,但也只具有标本的意义了。村里人讲,学校撤并好是好,但无疑给他们原本贫困的生活增加了负担:每日接送的不便、寄宿费用的支出,压得贫困的农民喘不过气来。
    有人笑谈,对于农村中小学撤并推动最起劲的,大概是被确定设点的和被撤掉教学点的干部。前者因为有资金投入搞建设,后者则可以变卖废弃的校舍。两股力量合流,大量教学点和小学被撤并,大批学生由以前的村办小学转到寄宿制中心小学,“一刀切”遂成为必然。
    北师大教授袁桂林曾在一次讨论上提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的资源问题,没有使农村教育资源获得很大的增值”。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没有增加,布局调整是农村之间的调整,没有涉及城市,没有引起城乡资源的互动。另一方面,配置也不尽合理,没有调整前,个别地方村小学的教学点缺教师,中心校就派一些教师支教或走教;调整后,教学点减少了,这种现象反而增多了。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但“良策”如何真正保证趋利避害,应该是一切变革方案的根本出发点。毕竟,我们在农村教育上亏欠得太多,刚刚告别几十年一贯制的村办小学制度,马上就调整布局,不仅仓促,甚至可能摧毁村民原本就不甚强烈的教育热情。教育部几番强调不得简单、强行撤并农村中小学,这体现出教育行政一种可贵的民本意识,期待这一次真的能令行禁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