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无门的标本反思
    2007-02-05    王艳明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正值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报税的时段,广东省一人大代表却发现,作为市民个人去申报纳税,屡屡遭遇各种障碍,譬如税务部门的统计结果无从查询、个人报税需要的银行回执不能补打、个人计算的年收入与税务部门统计有误差等,最终申报无门,只能等着被罚款。
  “我现在已经做好了被罚款2000多元的准备了。”这位人大代表的无奈,很值得有关方面反思。1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至1月15日重庆市、广东省和上海市进行个税自行申报的人数仅分别为521、503和172人。税务机关认为,平时没有积累收入凭证的习惯、尚不知晓是否需要申报等,是申报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
  但在笔者看来,一个关键的因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纳税人无所适从,以及由于个税自行申报的公共支持体系不健全而导致纳税人从法劳动成本过高。
  导致异常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与配套的系列措施亦即支持规则运行的公共体系不完善,譬如个税自行申报中的银行服务;二是政府部门的服务转型有待加快,在本应该通过磨合而最终实现默契合作的个税申报中,我们看到的是诉诸惩罚和威慑的简单管理,却看不到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学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