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北接待费支出还算控制得比较严的一个县级市,一年接待费支出仍高达1800多万元。从接待对象来看,少部分是接待上级来人,大多数还是属于该市干部“互相接待”或“自己接待自己”(《楚天都市报》1月22日)。
在公务接待的管理上,国外的经验是否可资借鉴呢?据有关资料介绍:印度的财政预算中根本就没有“招待费”之类的项目,自然也就不存在“公款吃喝”的概念。俄罗斯政府公务员如果要用公款请客吃饭,先得填报“请客计划”,请客之后还要报告“请客效果”,由于财务制度关卡多、报销手续复杂,公款请客也就极少。德国和日本对于公款消费和使用,媒体和民间都是死死“盯”住不放,德国前央行行长威尔特克就是因公款消费被媒体曝光而丢掉官职的,日本建立了民间行政观察员制度,专门检查纳税人的钱到底是怎么花销的。
在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公务接待中种种腐败现象的预防和治理,多少年来也一直都没有放松过,近年来又制定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前不久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将党政机关公务接待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以利于公开透明,接受监督。但公款大吃大喝、送礼娱乐之风为何还是有令难行、屡禁不止,甚至在某些地方愈演愈烈,致使公务接待费用不断攀升、数额惊人呢?
时下一些人遇事都爱说要与国际惯例接轨,很多官员也都出过国,我相信他们对国外公务接待情况了解得更多,为何在公务接待的管理监控上不提倡与国际接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