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改”可算是一件牵动着中国老百姓心律脉动的大事。因此,政府有关机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盯着、看着、思索着、议论着。近日里,卫生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向公众描绘了一幅医改的草图,而4项基本制度———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是改革构想的四大支柱。 于是,媒体上又开始热闹起来,老百姓在公开的或私人的、真实的或虚拟的场合,例如饭桌上、茶座间、办公室中,加上网络、博客上,对此评头品足,支持的、反对的,褒扬的、贬损的…… 不一而足。 由此而联想到最近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个对中国社会具有深远意义的命题:民主是个好东西。“好东西”好就好在如果我们看透其本质,则是五个字———利益的表达———让社会上各种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社会群体或阶层,以及已趋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体,都能够有机会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表达出来。然后经过沟通、交流、协商、妥协,最终达成共识及共同遵守的社会契约,实现社会和谐。用社会政策学的语言说,这叫做“民主参与是社会政策的基石”。但是,在过去,“好东西”被抹上了太多的意识形态的色彩,本来应该人见人爱,结果有时候倒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回顾一年多来中国社会关于“医改”的大讨论,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医改能够走到今天,不能不念叨“好东西”的好处。想当年,有学者刚刚提出“医改不成功”时,整个中国社会似乎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这有点像“叶公好龙”的故事一样,无论是政府及相关机构、营利的和非营利的组织、各种媒体、学术理论界乃至全社会,当“好东西”来了,飞龙在天,见龙在田……一时间居然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好东西”却坚持下来了。慢慢的,大家也都熟悉这种由“好东西”营造的议论、讨论及辩论的氛围了。公众在自由发挥,专家在严肃讨论,政府则在洗耳恭听。然后,政府及有关机构就开始造“车”,等“车”有了点模样,便一个又一个地放出与“车”有几分相像的“试探性气球”,好像第一个是“大约在春季”,第二个则是“猫王之歌(英国模式)”,第三个便是这次医改“四季(基)歌(四项基本制度)”……开门关门之间,一个冬天在过去,一个春天在向我们走来。 这样来概括中国社会关于医改的大讨论,不知读者能够接受不?但无论如何,有关政府部门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锻炼,如今着实沉得住气了,至少有关部门不再像去年那样紧闭寨门,高挂“免战牌”了。 所以,也许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机遇———民主是好东西,医改也是好东西———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