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推出人民币期权交易的深远意义
    2006-12-06    杨涛    来源:新京报

  推出人民币期权产品,不仅意味着金融产品创新的浪潮将进一步在国内展开,而且也表明政府将在争夺人民币衍生品定价权方面开始重拳出击。
  据报道,继推出人民币远期、掉期交易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酝酿推出人民币期权产品。一旦相关政策真正推出,则不仅意味着金融产品创新的浪潮将进一步在国内展开,而且也表明政府将在争夺人民币衍生品定价权方面开始重拳出击。

货币期权逐渐成为主要的汇率风险规避工具

    进入2006年,金融创新成为改革主流,各类金融期货期权产品都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股指期货的试点已是指日可待,但期权类产品却一直没有根本突破。今年下半年,国内外经济金融背景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或许正是面对这些因素的压力、挑战和机遇,在监管部门眼里,人民币期权的尽快推出成为一项利大于弊的改革创新。
    自1973年芝加哥商会期权交易所(CBOE)将标准化股票期权引入之后,金融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日益混乱而且波动频繁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货币期权也逐渐成为主要的汇率风险规避工具。长期以来,在货币期权合约中唱主角的,一直是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离岸人民币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早在1996年,香港、新加坡等地就有了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近年来人民币无本金交割期权(NDO)市场也有相当大的发展,尤其是今年8月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式推出人民币期货期权产品,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深刻影响。

掌握本币产品的主导权和设计定价权

  无论是离岸人民币产品交易日趋繁荣带来的外部压力,还是国内汇率改革与金融创新的内在需要,人民币期权产品的推出,都日益体现出积极性和迫切性。对此,可以从定价权之争、金融市场完善、汇率改革、实体经济需求这几方面来看。
    掌握本币产品的主导权和设计定价权,已经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和参与全球化进程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众所周知,国际贸易中中国是大买家,但却缺少国际定价话语权,过去的国际贸易谈判中中国也曾深受其害,而在衍生品市场发展中,绝不能重蹈覆辙。一方面,建立在衍生品市场基础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会给一国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低成本利用。对主要的国际衍生品定价中心,其所在国家都从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由金融产品话语权进而获得相关商品的定价权。只有赶上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末班车,中国才能在维护金融安全基础上分享金融全球化成果,并逐渐摆脱在商品现货贸易中的被动性,在现货交易中获得风险化解和创造收益的途径,并通过“大买家”的地位,利用金融技术获得更多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在进入国内市场后,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具有绝对的本外币产品交易优势,国内银行的中间业务产品创新空间将被挤压殆尽。对于现代金融创新来说,期货期权产品都是出发点。我们还无法奢谈对外币产品的话语权,起码应该立即在本币产品的主导权上做文章。
  要真正掌握人民币产品定价权,尽快完善期权在内的基础产品体系是必要的。

使中国更好地参与财富在国际间的再分配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民币期权在金融产品市场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也是构造其他较为复杂的衍生产品最基本的组件,在各国的金融创新路径中都居于前端。当前金融市场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产品多元化与市场活跃。通常认为,人民币期权市场的发展,是衡量市场的波动幅度及帮助交易员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而没有人民币期权,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基础市场波动信息,就少了重要一环。虽然人民币期权也会带来一定风险,但其套期保值的市场基础功能更为重要,也有利于在活跃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使我国更好地参与财富在国际间的再分配。
  从汇率改革的角度看,大方向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外汇市场。目前离岸人民币产品的交易日盛,从长远来看形成了潜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汇率改革的复杂性。同时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远期结售汇率变化情况来看,将来甚至有可能人民币远期汇率决定于境外市场,央行货币政策能动性进一步被削弱。事实上,汇率机制改革将使外汇衍生品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撑,抓住时机推动人民币期权改革,不仅能为其他外汇期权创新奠定基础,共同配合于汇率改革,而且对于基准利率形成和利率市场化有正面作用。
  随着我国愈加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企业和银行面临的汇率风险也更加显现。
  无论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还是商业银行开拓包括外汇理财在内的中间业务,都需要规避和分散汇率风险。2005年7月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波动更明显,国内企业大多通过与银行签订远期、掉期合同来规避外汇风险,但由于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落后,银行的外汇风险难以进行对冲和再规避,因此无法提供能够满足企业要求的远期、掉期合约。长期来看,这对新环境下企业与银行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本次报道的消息表明,人民币期权试点可能兼顾银行间交易和企业避险,这说明政府对此已有了清醒认识。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