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与上年同期相比,二季度15个城市4个行业的劳务派遣用工人员的平均工资增长18.3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仍可达到15
.12%的增长。未来由于宏观政策调整效果显现,用工需求将显著增加。
报告显示,分城市来看,与上年同期相比,多数城市的聘用量同比上升,但广州等城市聘用量同比下降;中西部城市劳动报酬增长明显。二季度15个城市的劳动报酬呈现“十三增二降”的态势,除昆明、上海外其它城市的劳动报酬都有增加。
分行业看,四个行业的聘用量同比呈现“两增两降”的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的聘用量连续3个月都有逾40%的增长;金融业的聘用量也出现连续3个月的增长;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的聘用量连续3个月出现下降。
劳动报酬方面,除金融业外其它三个行业的劳动报酬保持增长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的劳动报酬在4-6月份的变动情况比较一致,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且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劳动报酬的增幅在4-6月份超过了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的劳动报酬连续3个月出现下降。
报告认为,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宏观经济形势增速下滑,影响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的增长;其次,珠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增速有所回升引起聘用量降幅的扭转;其它多数城市的经济平衡运行支持对劳动力的需求;最后,行业发展状况不同引发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的行业差异。
此外二季度一些新现象的凸现也对该行业聘用量的增加形成压力: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了制造业的就业机会;二是产业结构升级中出现的高端制造业对劳动力学历和技能的高要求也减少了大多数低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劳动报酬变化主要也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劳动工作强度的增加和提高劳动报酬措施继续发力双双推动劳动报酬的增长。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其派送员的劳动强度高、劳动工作量大,自然引起劳动报酬的增加。与此同时,近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应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继续发挥了作用。
其次,不同地区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策略的差异,引起劳动报酬变化的迥异。由于制造业正在从沿海转向内地,中西部的城市在承接制造业,逐渐进入收入增长带动就业增加的良性循环,劳务派遣用工出现供需两旺现象,供求比较均衡。
最后,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继续推动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制造业结构性调整初见成效。
报告预测,未来由于一二季度以来国家以稳定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所作出的宏观调整政策效果显现,必将带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增
加。 另一方面,聘用量下降的诱因也存在,主要是由于低端制造业中劳动成本占比过高,成本的压力与外部市场的缩减可能会推出迫使部分吸收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报告指出,2012年第二季度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和实际劳动报酬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加快落实相关减税、信贷优惠措施,同时积极为民间投资创造条件。在落实好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谨慎采取新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要动员民间投资,促进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包括小微企业的发展。
第二,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引导劳动者的合理流动。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对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均等化的社保、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第三,政府有关部门在制订适合产业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培训大纲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求职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劳务派遣人员与用人单位有关岗位之间的匹配率。
第四,积极引导青年就业者转变就业观念。选择适合自己今后发展的用人单位就业,将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该指数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与广州仕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研究院发布,以2010年1月为基期,全国15个城市(9个东部城市、3个中部城市和3个西部城市)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四个重点行业为调查对象,意在反映部分城市一线员工中劳务派遣人员收入及劳动力供求变动情况。
(责任编辑:曹璐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