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梯度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溢出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近日,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报告显示,2012年一季度15个城市4个行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13.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9.02%。
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及金融业的中低收入者劳动报酬增幅快于同期CPI与GDP增幅,可谓一枝独秀。近日网上调查显示30%以上的受访者后悔接受大学的高等教育,而蓝领工人的春天正在来临,也在从一个侧面佐证中低收入者的社会待遇正在得以改善。事实上,尽管国家统计局在2002年公布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十年没有公开中国的贫富差距,但民间以及国外机构的统计普遍显示,中国贫富差距已经超过0.5,居世界之首。
低工资曾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早期“三来一补”经济发展模式的后发优势。然而,长达30年的低工资,使中国的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经济增长,出口、投资与消费三驾马车无法协同前进。居民消费无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中国工人平均工资至今仍只是美国工人平均工资的6%。中低收入者劳动报酬的增速加快,将有利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活跃。
根据广州仕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提供的统计口径,所调查的东中西部总共14座城市的劳务派遣人员劳动报酬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长。
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指出,本次指数最显著的特征是“增长”。我国不少地方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显著增加,尤其是制造业扭转了去年负增长态势,出现了正增长局面。
新华经参仕邦人力资源指数显示,2012年一季度统计范畴内名义劳动报酬指数(以2010年1月为100)为111.01,实际劳动报酬指数(扣除物价因素)为101.00;而2011年一季度统计范畴内名义劳动报酬指数为98.13,实际劳动报酬指数为92.64,显示2012年收入的增长态势十分明显。
分城市看,绝大多数城市劳动报酬有所增加;分行业看,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的劳动报酬有不同程度增长。
与劳动报酬一并增长的是劳动聘用量。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的总聘用量有5.98%的增长,不过,1-3月份各月的总聘用量增幅逐月下滑。
报告分析,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增长率的变动既是相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用工需求的反映,也会对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水平和趋势有一定的影响。我国GDP同比增长率从2011年的9.2%下降为2012年第一季度的8.1%。其中,珠三角地区城市劳务派遣用工聘用量的下降与当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一致。报告显示,广州、深圳两个城市聘用量连续三个月出现同比下降,从劳动就业的角度反映了两城市一季度经济收紧的态势,也凸显了外向型经济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景气背景下所面临的结构调整任务的艰巨性。
其中,中西部的长沙、武汉、成都、重庆,其聘用量的显著增长主要由于这些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策略调整,尤其是像富士康等大型企业向中西部内迁,极大地带动了当地聘用量的增加。同时,企业内迁也对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产生辐射效应,又间接增加了当地的聘用量。
对于报告显示的制造业中劳动报酬增加和聘用量下降同时存在的现象,苏海南分析说,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在劳动报酬上涨的背景下,企业被迫增加劳动报酬;二是为应对不断增加的劳动成本,企业有意缩减用工需求;三是现代制造业对劳动者的高要求与求职者现有能力的不相符。苏海南还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工资虽然会继续上涨,但找工作会更加困难。
产业梯度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溢出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报告预测,中低收入者劳动报酬仍有继续增长的态势,2012年度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报酬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也会逐渐缩小。
苏海南认为,从分布区域来看,长沙、武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城市由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调整优势依然存在,所以未来劳务派遣人员的聘用量和劳动报酬应该有继续增长的可能。北京、上海、杭州、无锡等城市的数据显示当地的劳动力供给略大于需求,因此未来聘用量出现下降的可能性增大,特别是小微企业占比较大的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