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期来临,人社部等四部门3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发放高温津贴。记者注意到,自6、7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的高温津贴进入发放期。但是,有网友反映多年没有领到高温津贴,有许多地区的高温津贴标准已经数年没有进行调整。专家表示,要明晰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以促进高温津贴的落实。(7月4日中国新闻网)
高温补贴政策己执行了半个多世纪,从1960实施《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至2012年修改《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法律对高温补贴发放、补偿及工作环境有了更细致规定,各省也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例如此次公布的补偿比例,各有不同,但可以看到总体仍是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宗旨的。但关于网友反映的高温津贴多年未涨,也应引起注意,在物价飞升,公务员工资都普遍上调的语境下,高温补贴的上调,亦应及早备案落实。
然而对于国内当前高温补贴的现状,有比“涨不涨”更重的。其一,高温补贴“发不发”的现实困境。在报道中,记者了解到自6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不少地方的高温津贴已经进入发放期,但有些地区,高温补贴却迟迟没有发放,而且有些企业或单位,虽有高温工作岗位却从没发放高温补贴。在此报道中,一位建筑工人在网上发帖表示,自己去年看媒体报道才知道高温津贴这回事,自己和200多位工友5年都没领过高温津贴。
其二,发放了高温补贴,工人的工作环境又是什么状况?企业能否依照法律的规定给工人安排工作?答案不得而知。所以,虽然那些地区己给工人发放了高温补贴,但若不能保障工人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同样是要不得的。还有工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因不能承受工作强度造成的工伤,与之相对的工伤赔偿、医疗救助又能否保障到位?若这些重要的保障不能满足,提高几十元的高温补贴有什么用?
对以上状况,我们习惯性强调加强临管与惩罚,然而监管与惩罚很难根治这些问题。对执法部门能够监管的地方尚可,那些无法监管的地方,惩罚不仅没有效果,相反严厉的惩罚会把工人逼到更加逼仄的环境工作。解决上述乱象,需要做好法律宣传,增强工人维权意识。现实中许多工人不懂维权,不敢维权,或者知道维权,又找不到维权途径,是高温补贴陷入此种困境的根本原因。试想,若工人都能够拿起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又岂会出现此种情况?
因此面对高温补贴的现实困境,不只是加强监管和惩治,更重要的是建立工人维权通道,在工人群体中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只有让人人懂法,并且有便捷的维权通道,他们才能够维权,侵犯他们权益的行为才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