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据记者统计,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2014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在这20个省份中,北京的平均工资最高。其中,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目前全国唯一突破10万元大关的地区。(6月16日《羊城晚报》)
5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平均工资,也同样迎来了“拖后腿”的集中式吐槽。对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曾表示,“平均工资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差异大,是每年数据发布后常有的反应”。如果这代表统计部门看法,不禁让人有话要说。
各类平均工资数据反映的是全国或某一类单位、某个行业的平均水平。诚然,“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但少数人是多少人,多数人又是多少人,工资水平分别是多少,不能只为一个平均工资代替。时代发展到今天,应该考虑到岗位的差异性,顺应社会具体化的需求,公布不同版本甚至是“私人定制”的平均工资。
如果说社会是一个大圆的话,那其内部,则是一个个以圈子为表现的小圆。每年平均工资发布,之所以让大家有距离感,就是因为平均工资指向的是大圆,而不是休戚相关的小圆。所谓的“私人定制”,指向的就是“小圆”。具体地讲,不是笼统地公布一个大而化之的平均工资,而是根据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阶层,分类公布平均工资。在分类数据中,还要进一步细化到高、中、低层,人数分别是多少,工资分别是多少。如果有这么一个“私人定制”的平均工资,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圆”,又岂会生出距离感?
应该承认,这种“私人定制”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在过去人工操作时代,想法很好,实现很难。这也是人们能够理解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许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平均工资精细化具备了条件。统计部门完全可以,也应该采用大数据技术,尽其可能地搜集数据,然后把数据放到各个模式中,从而提供“私人定制”的统计服务。
统计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精细化。据冯乃林介绍,“我们在进行岗位工资统计时,将岗位大致分成五类,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以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由一到五”,从中也可以看出统计的发展和进步。现在需要做的是进一步细化,把圈子划得更小一些,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圈子,知道自己在小圈子中的地位。这就跟下棋一样,车马炮、将士象,各居其位、各知其位。做到这一点,还会面临集中式吐槽吗?
如此说来,在统计部门的角度,千万不能将此当作正常,而是应该反省自己,为什么不能提供“私人定制”的平均工资,为什么公布出来的平均工资始终让人觉得遥远?需要指出的是,公布这样的平均工资,不仅会平息公众的感慨,而且会为决策提供更科学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就怕因为偷懒,或者美化数据、遮掩事实,故意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