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异地受理降低社会流动成本
2015-06-10    作者:刘白    来源:京华时报
分享到:
【字号

  在工作的城市丢了身份证,却要回老家派出所补办——这个难题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现在,随着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招领制度被提上日程,这种大费周章或将成为历史。

  公安部日前召开了部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扩大)会议,称将把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作为继户籍制度改革、车检驾考制度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并强调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优势,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利。

  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让每个公民都能在最方便的时候、最方便的地方办理和挂失身份证,意味着他们不必再为一张须臾不可离的证件在城市和乡村间来回折返,不必再腾挪闪躲、充分调动个人资源来“缝补”各地办理方式的差异,这肯定会降低人口流动的成本、淡化居民的地域属性。因此,看似是一项单项改革,却有着最大范围的普惠性。

  数据显示,到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的总量为2.45亿,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整个社会治理的框架都要在这个现实之下进行革新。伴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管理都出现了去户籍化的趋势: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正逐渐流畅化,异地医保即时结算也正在探索;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建立,异地接续也在完善;“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长达三年无果”的问题解决在望,电子婚育证明改革也正在试点中。总的看来,目前的社会治理正在依托技术化管理,完成对传统户籍式管理的解构,逐渐迈向管理的现代化和服务的人性化。而此次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招领制度的探索,可看做户籍改革的子命题和新动向。

  采取更有利于契合人口流动的管理方式,有利于降低身份地域属性带来的高成本,而让人口流动的成本降低,往往会带来社会的活跃度上升,这是单项的简政改革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在本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取消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营造创业创新便利条件。想一想,让异地流动更少包袱、让办证盖章更多方便,尽量减少那些无谓的折腾,别让人丢了身份证就跟丢了魂一样焦虑,就是在微观层面上破除对创新社会的限制了。

  从报道看,此次公安部会议提到的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是第一次动议,何时拿出草案、是否要经过试点,还没有进一步明确的消息。这个改革要打破信息的条块分割、形成巨大的数据库,也要统一各地关于身份证办理的要求和规制,肯定需要详密的步骤。未来,应定期向公众公开改革进度,让这项民生工程能在紧凑的时间表里完成。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异地办理户口和身份证将成现实
· 纳税识别号可能成第二张身份证 将打击灰色收入
· 新市值配售让身份证值钱了
· 消除假身份证须靠严格的监管
· 防恶搞今起网订车票不印名 仅显示身份证号
 
频道精选:
· 【思想】国企改革不能“为改而改” 2013-06-14
· 【读书】每个人都是被束缚的精灵 2015-03-25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中国先进制造紧盯三大风口:3D打印 大数据 机器人 2015-06-09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