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A股市场一扫持续了七年的低迷,走出了一轮牛市行情。不到半年时间,A股主要指数均上涨了一倍左右。开户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大量投资者携新资金涌入市场,推动股指迭创新高。
A股由熊转牛,是一系列因素共振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除了流动性逐步宽松这一因素,经济基本面、股市政策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客观地看,虽然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部分行业经营出现困难,但上市公司总体利润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一部分企业业绩成长性不错,但股价持续低迷,估值回归的内在要求使市场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另外,随着经济等各项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在酝酿着新的增长动力,改善了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而监管部门根据“新国九条”精神持续推进改革,优化了股市发展的制度环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资者信心。
全面准确看待这轮行情,对于投资者理性研判市场未来趋势、冷静客观做出决策十分重要。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筋骨和肌肉,血脉畅则全身活,筋骨强则肢体健。股市走好有利于股权融资增长,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有利于降低企业负债比率,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带动更多社会投资。同时,投资者财产性收入增长对消费也能形成一定的支撑。毋庸置疑,股市活跃对实体经济部门有着正面的积极作用。政策的引导固然是股市走牛的重要力量,但如果刻意将这一因素拔高为“国家意志”,浮想联翩,则未免存在片面性,有误导市场的嫌疑。
历史经验表明,实体经济与股市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与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密不可分,与实体经济琴瑟和谐的稳健行情才能持续释放股市的正能量。如果股市步子迈得太快,实体经济发展跟不上,炒作失去理性,股市对实体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就会打上折扣,甚至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股市脱离基本面过快上涨后,很容易转变为过快下跌,大涨大跌,这对企业合理融资、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都不利。
一般来讲,股市急速大涨时盛行炒作各种概念,投资者贪图赚快钱,市场筛选机制失灵,上市公司也得不到有效约束,资金就很容易配置到一些低效益的项目上。一旦潮水退去,这些项目就会露出丑陋的面目,大涨引起的大跌甚至让市场丧失正常的融资功能。另外,市场大涨吸引大量缺乏经验的投资者涌入,一旦遇到大跌,势必给他们带来较大损失。大涨大跌引起的财富再分配还会恶化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对消费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总市值已跻身世界第二,但仍处于“新兴加转轨”的特定历史阶段。由于投资者不够成熟,理性投资难以抵御种种概念炒作的诱惑,加上市场上各种不规范行为根深蒂固,中国股市曾多次出现大起大落行情。例如,1999年“5·19”行情发展到后来,过度炒作网络概念,操纵盛行,股市最终严重脱离基本面,乐极生悲,开始了长达四年的熊市。2006年至2007年牛市行情也存在类似的教训。那一轮行情一开始是由经济上升周期这一良好的基本面推动,但由于市场炒作过度,许多投资者无视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普遍用成长股模型给一些周期类上市公司定价,等到经济出现正常的周期性回落后,部分股票跌幅巨大,远大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给不少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直接导致后来长达七年的股市低迷。
当前的股市行情来之不易,在这样一个美好时节,市场参与各方尤其要汲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辙,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促进市场稳健发展,营造一个与服务实体经济良性互动的健康牛市。监管者应加快监管转型,回归监管本位,重拳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法治环境。居于市场优势地位的机构投资者务必要遵纪守法,不去触碰法律红线。对于普通中小投资者来说,也应牢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的告诫,认真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备好救生圈再下海游泳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