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银行业陆续发布今年一季报。在延续去年年末净利增速回落的同时,更让银行揪心的存款增速也出现了大面积回落。那么,问题来了:钱都去哪儿了?
钱都到哪里去了?不是股市,就是楼市。而楼市不景气,那么肯定就是股市。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减少,即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实体经济来说,那就更加难以得到融资贷款了。如何破解这个发展难题?从宏观层面上来讲,中央政府就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渠道改革来化解。
一是改革,进行迂回式的改革。如果银行不改革,就无法改变现状。
二是企业融资的重点应该转向国际市场,特别要利用欧洲宽松的金融环境,通过低利率财团借款,转化为一种跨境式国内中长期投资贷款。正如福建自贸区的一名企业负责人告诉李克强总理说,通过这里从国外银行借款的成本仅为4%,低于央行基准贷款利率1.35个百分点。
三是因为当前银行基础变量派生少,所以理财产品市场要得到进一步规范、整顿、挤压,不可大搞特搞。正如业内人士坦言,尽管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下行是大趋势,但现在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因牛市吸引着太多资金而不敢有所下降。
从微观层面来讲,要抓好实体经济、银行变革以及股市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首先抓好实体经济,关键要理顺储蓄、消费与投资之间关系。作为个人来讲,可能储蓄多一点;作为企业来讲,投资多一点;作为政府来讲,可能公共消费支出多一点。然而,当前的事实表明恰恰相反,因为真实的情况是个人投资多一点,公共消费少了一点,而企业要的资金更有限,所以造成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二是努力抓好银行系统创新与全面深化改革,要利用金融杠杆,盘活资产,彰显服务金融效率,从而优化现金流,充分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理顺这种储蓄、消费以及投资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发挥银行之间的协调、缓冲作用。如果银行方面只顾自己生存与发展,而不顾企业与居民方面安居乐业,那么这种有限资金再分配、流通就会受到限制,达不到原来预想的效果,即使改革,也是步履维艰,今日不知明日。在这种大背景下,银行方面改革要有一个大金融的发展战略规划。如果还是搞那些蝇头小利,陷入行业调整周期当中,那就不能进行全面转型升级,找到自己出路。从这方面来说,方向最重要,要迎难而上。
三是对于股市,一方面要发新股,而另一方面要退老股,不能只进不退。近来股市一直上涨,行情不减当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经过了这么多,终于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股市发展也要“放水养鱼”。如果一味地抽水、水少了、大幅减少资本注入,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鱼”怎么长大呢?怎么养肥养好?
因而,钱都去哪儿了?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宏大的经济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不仅仅是怎么用、怎么花,而是要用对,要效率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