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货币工具化”唤醒“沉睡”财政资金
2015-04-22    作者:杜静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在我国经济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与壮大的过程中,财政资金使用功能却在弱化。在相当领域,缺乏市场化改革的积极实践、矛盾碰撞、运行压力甚至危机考验,体现的仍是以行政化为主导的管理思维和行动方式,与货币工具市场化过程与步伐脱节越来越严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其连通货币工具的步伐,本质上是要在体现市场属性、精神和内容的过程中,加快缩小两者之间越来越显著的差距,主动调校两者之间越来越脱节的状态。

  我国从2006年改革代理国库制度以来,财政资金(财政性存款)才真正成为一种市场资源,但总体使用效率和效果不尽如人意。使用效率不高,相当部分存量资金“睡大觉”的现象,是多种原因交替作用、长期积累的结果。其中,财政资金使用与货币工具不够协调和同步,甚至表现出的脱节现象和趋势,是个关键因素。从形式和现象上看,财政资金的使用,似乎运行过程与货币工具总是相黏合,但实际上体现的是支付功能下的“货币工具”,而不是增值和资源配置下的“货币工具化”。这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的深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会变得既重要、又迫切、还复杂,加快其“货币工具化”的步伐,是不应动摇的方向选择。

  从发展过程来分析,我国财政资金管理(来源与使用)的市场化进程,明显落后于货币工具的发展,这逐步形成了财政类资金与信贷类资金使用效率的市场“绝对落差”;从内部结构来分析,财政类资金来源的改革和市场化程度,明显快于和领先于财政资金的使用,这积累产生了财政资金来源与使用效率的市场“比较落差”,并形成了部分领域和方面的资金“堰塞湖”。这种财政资金使用的绝对与相对“落差”的持续叠加,就是其“沉睡”趋势下使用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这就是说,在我国经济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与壮大的过程中,财政资金使用功能其实是在弱化:在相当领域,缺乏市场化改革的积极实践、矛盾碰撞、运行压力甚至危机考验。体现的仍是以行政化为主导的管理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趋势化的表现是,与货币工具市场化过程与步伐脱节越来越严重。这里所说的“脱节”,并不是指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具体转移方式与形态,而是指财政资金使用的方向、流程、内容和方式,所必须体现和具有的市场精神、市场原则、市场品质和市场模式,越来越少,越来越迷失,越来越背向而行。

  深入分析,当货币工具只是充当资金转移工具时,一定会与财政资金本身的属性和目的,产生“转移与稳定”的矛盾与冲突。作为主导货币工具的商业银行,总是会以各种方式方法,让财政资金以存款形式存续下来。而这与财政资金的目标和属性相背离。所以,有些时候和环节出现财政资金使用的“时滞”,其实是与商业银行“货币工具”过度派生存款的动机与愿望紧密勾连在一起了。

  与此同时,在“脱节”状态下,货币工具本身还会发生错位甚至扭曲的情形。比如,一部分本应使用的财政资金,商业银行为了稳住存款,往往会以“过桥贷款”并担保的方式延期支付,出现了财政部门收取担保资金存款利息,实体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情况。从结果看,财政资金的增值其实是个假象,躺在商业银行账户上的部分财政资金存款,实际上已被使用。更严重的情况是,有部分财政资金,被挪做不符合规定的平台公司、过剩产能企业、房地产企业贷款的担保,已形成风险并失去安全。这种财政资金存在的假象,还隐含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一种潜伏性和危机性风险,使得某些领域市场主体对象关系混浊、秩序失衡和过程变异,并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伪市场甚至反市场要素。一段时期以来,市场中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以及平台公司贷款的担忧,正与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不高及由此伴生的扭曲行为相关联。

  到上年末,我国财政类存款已达3.5万亿,占GDP的5.6%。从属性上讲,财政资金是满足、平衡和实现国家预算的基本、动态和过渡性资源,巨量财政性存量资金的存在,本身就是问题,至少说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资源使用的效率不高。这是财政资金使用上行政化主导的直接产物,停滞于“货币工具”层面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也正是未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巨大潜力所在,而且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释放这一潜力的压力紧迫,需求强烈。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其连通货币工具的步伐,本质上是要在体现市场属性、精神和内容的过程中,加快缩小两者之间越来越显著的差距,主动调校两者之间越来越脱节的状态。我国财政资金的管理,大致包括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企业资本经营预算”等内容,并以“财政专户、部门账户”作为存款存在方式。因此,要在面对现实、坚定方向、突出特色、平衡有序和创新继承中,以“货币工具化”唤醒“沉睡”的财政资金,主动有为地推进财政存量资金使用的“货币工具化”,重点需要做好更新理念、理性分类、优化流程、规范标准四个环节的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大市场、小政府”格局的逐步形成,“大货币、小财政”将是趋势。这要求摈弃财政资金使用的“大财政、小货币”惯性思维,财政资金的使用必须适应货币工具的发展、创新和变化规律,从货币工具的市场属性中吸收内生动力和改变推力,自觉增强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货币工具化”综合功能。

  财政资金使用与货币工具连通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使用过程的结合和选择,求得财政资金使用的“源头性、结果性”优化。从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分类上,确定与货币政策工具结合的方式与内容。择时选择信贷资金进入的时机,并逐步形成竞争性项目,主要由信贷资金主导、基础性和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主导的格局。

  优化流程,是以财政专户和部门账户清理为重点,解决财政专户不“专”,部门账户分散的问题。特别对非税财政收入的收缴,严格过渡性、临时性账户的管理。对不同账户性质的资金存放,统一商业银行之间存放条件、时间及清算划付的约束。实现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零余额”与“限定性余额”相结合管理原则和制度等。以此解决由于账户流程管理不规范,而出现的财政资金“滴、漏、跑、冒”等现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部分领域“失实+失控”现象。而规范标准,就是要让商业银行与财政部门充分联手,建立分类、分项的动态指标,确定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管理底线或指标红线,以货币工具手段对其流程的合理嵌入与适度改造,透明、公开和公正资金使用的过程,构造财政资金效率提升的常态倒逼机制。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频道精选:
· 【思想】让"有毒"果蔬不再威胁"舌尖安全" 2013-06-14
· 【读书】如何保持持续的专注力? 2015-04-02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强权之下专业失守 “一把手”独断城市规划大计 2015-04-2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