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了2015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外界最为关注的GDP增长最终定格在7%这个数字上。数据虽将仍在预期,市场对此的辩论聚焦于: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减速,还是会平稳地迈向软着陆。
判断中国经济增长是否正常,不仅仅要看GDP一个数据,还要看长期趋势指标,尤其是否有持续较大幅度下滑的可能,还要看经济增长的下滑是否明显影响到就业和民生。
从趋势看,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没有延续下滑趋势,而是回升到景气区间,一定程度上表明存在向上支撑的力量,经济增长不大可能出现失速;从就业和民生看,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万,目前调查失业率持续稳定在5.1%左右,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表明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就业和民生的影响有限。
虽然,中国增长正在失去熟悉的速度,但是结构调整在稳步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在加快。一季度消费对GDP贡献率可能达60%,网上消费、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等热点持续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比达到50%以上。应该说,中国经济正步入“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新常态。
对于中国经济的表现,绝不能局限于速度增长的考量,中国经济的真正问题也绝非速度出了问题。而是如何尽快适应经济新周期,适应“新常态”,在克服各种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
但是,这并不是否定“稳定增长”的重要意义,因为经济稳定是转型顺利的前提,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成为当务之急。最近,中国基建投资加码、降准降息的力度与频率超出市场预期等,足以显示出中央支撑实体经济、提振内需的决心。
当然,政策转变并不意味着走老路,抛开一切去搞经济刺激。事实上,李克强总理所说“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就明确透露出,调结构并不只是做“减法”,还包括做“加法”。维持增长稳定的目标不是增长本身,而是为改革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实现这一目标可以确保就业形势继续保持稳定,同时支撑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长恰好符合这一目标,近来少部分专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过分悲观,主要是放大了发电、铁路运输、投资、进出口等数据呈现明显下滑的势头以及中国经济可能连续下滑带来的心理冲击。
显然,对中国经济前景悲观的专家没有充分考虑稳增长的有利条件。客观地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有东部地区的增长趋缓,又有西部地区的增长强劲;既有传统产业的处境困难,又有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和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既有投资的下降,又有电商消费的井喷;既有政府逐步抽身微观经济具体管理事务,又有简政放权赋予民间经济巨大活力。
一季度的数据或许有些不好看,但也不能将之完全视为一种趋势,更可能是探底的过程,因此,没有必要因此而恐慌,自己吓唬自己。在经济新常态下,不仅需要摆脱“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同时也要对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