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承诺将彻底解决环保系统“红顶中介”,这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此前中央第三巡视组公开通报,环保部背后隐藏监管失职和腐败问题。中央巡视组的公开批评,让新官上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毫无意外地把第一把火烧向“红顶中介”。
何谓“红顶中介”?李克强总理曾打了个精彩的比喻:“红顶中介”就是“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当环评业也形成了“红顶中介”,本来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把关机构,还有什么实际意义?本来,中介单位属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其作用是落实国务院“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政策,而当这些中介机构戴上了“红顶”,不但让“放权”前功尽弃,而且会衍生权力寻租的空间。这些中介机构与权力勾肩搭背,就可能把原来还遮遮掩掩的以权谋私,变为“合法”的有偿服务。
相关统计显示,涉及到5个省539名涉嫌挂靠的环评工程师当中,有96名与地方环保局局长或副局长重名;15名与当地环保系统单位的处长或副处长重名;15名与当地监测站站长或副站长重名……此类“红顶中介”的出现,说明相关政府部门不愿意放权。而不肯放权的根本原因,就是行政审批权中的“油水”。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份环评报告从数千元到数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不等。这无论是对环评公司还是个人都是巨大的诱惑。但这样的“好生意”,只有“红顶中介”才能垄断。道理很简单,“第三方”的环评是不是在审批时有效,是不是在审批过程中“高效”,就要看相关中介机构的“身价”,只有挂靠权力部门或有官员兼职时,才能跃升为“红顶中介”。
环评“红顶中介”在形成更大的权力寻租空间的同时,也因利益驱使下的“放水”使得不达标的项目蒙混过关,造成新的污染源。前置于项目审批前的环评,是一个规划或项目能否通过审批的准入门槛,关系到建设项目投产后带来的环境质量变化。而“红顶中介”的出现,隐含着权力垄断带来的利益输送。基于权力寻租的目的,必然会在环评到审批的过程中,相关的标准都首先服从于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反腐实践证明,官场腐败就是某些官员把公权力当成谋私的资本,以损害公共利益换取个人私利。一些明显重污染项目却能顺利通过环评,可能就是环评机构和人员看在钱的面子上故意“放水”。
因此,环评“红顶中介”既是权力寻租的“后花园”,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排放口”。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中,不能只将眼光聚焦在政府部门手中的权力,还需关注那些与政府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甚至企业,彻底斩断利益输送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