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风暴再次刮起,只不过这一次刮向了红顶中介。3月25日,环保部正式宣布,今年内,8家有环保部背景的环评机构必须全部脱钩,各地有环保部门背景的环评机构要在2016年年底前全部脱钩。
这份脱钩时间表,其实是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3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作承诺的细致表达。而在环保部计划中,摘去红顶,只是刚刚拉开环评改革的序幕。
环评最根本的问题,是听谁的话、向谁负责。理论上,环评机构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应对环境负责,对公众负责。不过,我国环评起步较晚,不仅应该匹配的制度建设滞后,自身的行业属性和运行机制也有待理顺。现实中环评的大致流程是:业主到环保局拿到预审意见,委托环评机构做环评,再到环保局评审。也就是说,第一,环评机构是对业主负责,要听业主的;第二,环评报告能不能过,环保局说了算,也必须要听环保局的。
在后者上,正是因为诸多官办机构头戴红顶,导致了行业垄断、权力寻租等众多弊病。脱去环评机构的官方背景,只是初步在体制上做出割裂,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和责任措施跟进,行政权力仍有可能“遥控指挥”。如媒体近日公布了一封环保局长的匿名忏悔信,这位任职近10年的局长说,自己曾立志要为乡亲们守住蓝天清水,但上任后最重要的工作却是招商和公关:帮县里的企业跑环评,应付上级检查。县领导更是对他直言:你的政绩与我的政绩是冲突的……
可见,即便摘去红顶,如果没有钢牙利齿的法律利器来遏制地方官员的政绩渴望,环评就很难摆脱行政干预的雾霾。
在前者上,也存在一个荒谬的悖论。某种程度上,环评与建筑工程监理类似,但工程监理是业主委托监理公司去监督建筑承包方,监理公司不需要买承包方的账;而环评却是业主请第三方来监督自己,俗话说拿人的手短,让环评机构如何保持客观中立呢?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曾介绍,中国基本建设项目环评通过率达到了99%。几乎没有不通过的项目,等同于花钱买张通行证。
种种乱象让我们反思,环评究竟是一门生意,还是承担着社会责任的公共服务?
改革的最终落点和目标,仍在于保证环评的独立性、公正性,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也应据此设立。如成立中间组织,让业主与环评机构不产生直接的利益关系;在评审中压缩行政审批空间,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公众参与力度;对整个环评链条中涉及的机构、个人、政府部门,都要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追责。摘去红顶只是改革的序章,斩断所有不该有的关联,让环评机构真正做到价值中立,不再是提线木偶,蓝天清水才是可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