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楼继伟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一个论坛上表示,只有通过划拨国资充实社保,才有条件降低社保缴纳费率。他同时表示,不能把目前出现的社保缺口留给财政。
社保基金的缺口,是近年来舆论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为了弥补缺口,国家一直在努力提高社保的缴费比率,但由于目前在职的年轻人离领取社保基金还很遥远,因此对缴纳社保并无热情。与此同时,部分省份的社保基金真的出现缺口时,财政资金又不得不承担兜底责任,这自然会让财政部产生压力。
财政为社保兜底,这是其职能所在。但是,如果无限制地放大财政的这种职能,而不是想办法从根子上解决社保缺口问题,这对社保基金的长久顺畅运作是不利的。社保基金出现的缺口,关键在于这一制度从建立伊始就留下了隐患,当初设计社保制度时,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剥离了由企业负担的退休职工养老金义务,这部分退休金改由刚建立的社保支出,实际上是从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中支付。如果社保基金能够形成前后衔接的结构,这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不过,由于老龄化的到来,退休职工的队伍在不断增大,导致养老基金支出过大,甚至入不敷出,已经影响到这个链式结构的安全。养老基金出现的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当时的制度设计未能考虑到这种情况,短期的急功近利掩盖了长期必然要产生的问题。
对于养老基金出现的缺口,国有企业确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国企欠了社保的账。社保制度建立20多年来,国有企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盈利情况良好,但用楼继伟的话来说,“由于没有承担职工养老交费,企业的成本不真实。”这种不真实就在于企业省去了一大笔对退休职工必须承担的养老开支。在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以后,社保缺口问题将愈益突出,财政的兜底只能起到应急作用,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应该偿还这个历史欠账。有关方面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为社保基金能够永续运转建立合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