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资本市场加大支持科技创新
2015-03-23    作者:熊锦秋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近几日,针对股市连续上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股市的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增强经济发展信心,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应全力引导资本市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市场对互联网概念推崇备至,有关个股不少遭到爆炒,估值数百倍市盈率。从好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企业在初创期需要大量烧钱,主要任务就是抢夺流量和市场份额,有了份额未来盈利就可能有保障,市场对企业高估值、有关企业可以轻松从资本市场获得大量直接融资,让企业度过创业的艰难时期。当然从负面角度来看,对互联网概念的盲目追捧可能是一种过度预期,企业能否实现愿景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甚至还没有实现目标之前就已不复存在,投资者不分青红皂白给予概念股高估值,这不仅造成资源错配或浪费,同时也让部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

  有关各方对互联网在各类产业中的应用也比较重视,“互联网+”概念应运而生,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但互联网作用再重要,也不宜夸过了头,正如有些专家所指出的,它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光靠“互联网+”来创新远远不够的,大量实体产业需要的是真正的核心科技创新、而非仅仅糅入互联网元素。

  事实上,我们一些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就是没有掌握核心科技或尖端技术。比如飞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手机芯片等核心先进技术,即使有些领域我国企业掌握了一些技术但与国外技术仍有一定差距。一些国外公司利用技术垄断地位漫天要价,抓住了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赚取超额利润,我们的产业发展则明显受到掣肘。显然,这些问题无法通过“互联网+”解决。

  目前,A股市场与科技创新对接还很不理想,虽然支持了一些成熟科技企业上市,但大量初创的、新兴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企业,还没有享受到资本市场的服务,为此,有关部门正在完善资本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手段和渠道,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动在创业板设立专门的层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笔者认为,资本市场不仅要为成熟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还要为创业企业提供服务,而且资本市场重点支持的创业企业不应是互联网企业而应是科技创新企业。没有科技创新,就不会形成强有竞争力的实体产业,没有强大的实体产业,“互联网+”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不仅是创业板,上交所拟设立的新兴板也可支持创业企业发展,目前新兴板初步定为服务已跨越创业阶段、经过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企业,不过是否跨过创业阶段难以衡量,也应可接纳创业企业上市。而要让亏损企业在这两个板块上市,就必须制订或修改相应的上市标准,在这方面,纽交所第五套上市标准值得借鉴,该套标准对盈利甚至营业收入都不做要求,只要求企业上市时需拥有1.5亿美元市值,上市的融资金额超过6000万美元,公司的总资产超过7500万美元,净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我国创业板和拟推出的新兴板可参考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上市标准。

  当前资本市场较为火爆,投资者盛行炒预期,炒预期不在乎企业当前盈利与否,即使长时间不盈利也能接受,有关部门可因势利导,发挥其正面作用、防止其负面作用,若把资金引入科技创新初创创业,这是功在长远、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比如2011年有关专家提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目前仍未批准实施,其中一个制约因素或许就是项目投入极其庞大、甚至至少需千亿元资金,且产品和技术开发周期至少需要15-20年;笔者认为,目前A股市场资本汹涌,其日成交就超过万亿元,区区千亿资金不在话下,此类重大专项应考虑设立为公司形式、让股市资本介入。

  当然与此相配套,还应该完善科技创新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让公众股东和资本市场了解科技研发进程及成果,由此对科技创新企业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而这需要在企业技术保密与公众股东知情权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即使创新最终失败,但最起码也可以取得一些阶段性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技术同样可能成为今后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资本市场的贡献仍可得到体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科技创新提升雾霾治理源动力
· 用市场力量激活科技创新
· “1+6”政策将掀新一轮科技创新潮
· 长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 海洋能发展纳入我海洋科技创新总体规划
 
频道精选:
· 【思想】住房公积金不应成为政府调控工具 2013-06-14
· 【读书】当前经济形势的六大前沿问题 2015-03-17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部分企业打科技牌捞"快钱" 科研经费流失触目惊心 2015-03-2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