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将要见到曙光的1944年7月,美国、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开会,商讨战后全球经济治理架构。尽管森林幽静,但与会各国交锋激烈,尤其是成为世界新盟主的美国和昔日霸主英国间的交锋。会议的举办地也体现了东道主的地位,美国凭借战后拥有全球三分之二黄金储备、无人企及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用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的“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英国不甘心地成为世界经济治理秩序中的配角。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汇率支撑和三个支柱性机构。美元与黄金挂钩,建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行前身)和IMF两大机构,前者致力于促进战后重建,后者司职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加上1948年正式生效的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世界经济治理体系的“三鼎”成型,也标志着英、美两国全球经济盟主地位实现机制化的易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和二战后大国间实力对比达到临界点之际,如今全球各国经济实力的对比又达到新临界点。据IMF测算,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在2013年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尽管部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遭遇寒风,综合国力与美国依旧相差甚远,但中国、印度等经济体依旧是全球经济中的亮色。但总体而言,全球经济治理格局的改革步伐慢于世界经济图景的变化步调。 认识到这一点的,不仅有新兴经济体的人士,也包括欧美有识之士。IMF总裁拉加德曾表示,IMF的改革要像“镜子”那样反映世界动态。英国前贸易与投资国务大臣斯蒂芬·格林指出,欧洲不仅在全球政治力量中相对下降,经济力量也在相对下降,尽管是工业革命的引领者,但目前的权力重心已经从大西洋向东方转移,中国的经济崛起和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化与西欧迟缓的经济增长形成鲜明对照,欧洲人必须要学会和世界舞台上的新力量共处。 改革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并非要推倒重建,但必须看到,守成大国并不十分情愿与新兴力量慷慨地分享权力。美国人一直担任世行行长和IMF第一副总裁,美国是唯一拥有对两家机构重大决策否决权的国家,美国国会成为落实IMF治理和份额改革方案的绊脚石。现有国际经济治理秩序可以通过金砖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有益补充。据世行测算,仅金砖五国每年的基础设施需求就高达一万亿美元,远超过世行、亚行等现存多边发展机构的能力范畴,因而像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这样的多边机构有助于各国形成资金和人才合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亚投行等新兴组织在未来将扮演重要作用。英国近日宣布有意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的第一个西方国家,让华盛顿大为光火,但深谋远虑的英国人或许看到了亚投行的美好前景,希望自己在这番前景的勾画中成为主角之一。美国的坚定盟友之一澳大利亚也表示会考虑是否加入亚投行,与之前因担忧亚投行管理问题而不加入的立场已有改变。 半个多世纪前规划世界治理秩序时,美国显然没有给英国等国家足够的发言权,让凯恩斯饮恨,而未来世界治理架构的改革可以由各国共同谋划。在建立新的多边经济金融机构时,也应虚心借鉴世行、IMF、亚行在过去数十年来积累的经验,并规避这些国际组织运行中暴露出的弊端。实力悬殊的国家如果能在新的国际组织中实现共治,并做到自身运营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将给全球经济治理格局改革和各国务实合作吹来久违的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