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通缩往往是指经济衰退时期的货币表现,其在经济运行中呈现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货币供给量(M2)的连续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经济全面衰退几个基本特征。新年伊始所发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的确不尽如人意。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0.8%,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1%。而1月PPI同比下降4.3%,创下2009年10月以来新低。不少研究机构将此视作通缩风险正在加剧的表征。不过,笔者认为,当前的通缩趋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副产品,抗通缩、稳CPI,不单需要央行货币政策发力,更需财政货币多策并举。
如果中国真的进入通缩,无论对宏观还是微观都不是件好事。
尽管从当前情况分析,有一些指标比如CPI、PPI、M2等确实很符合通缩特征,但在笔者看来,究竟在新的一年里通缩是否真的会变成现实,依然有待观察。因为,第一,看2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就业在经济放缓情况下不减反增、物价水平较为稳定、进出口平稳增长、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这些情况足以表明,我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柔韧性得以增强。从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看,虽然我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项政策逐步落实,提质增效的观念不断深入,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的状态发展。第二,今年我国将全面进入经济新常态,传统经济增长的三大旧支柱即投资、消费与出口将被适应新常态的三大新支柱所取代,即结构调整后的新“三驾马车”、新兴城镇化建设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三大战略”的实施。但在以新换旧的过渡时期,经济增速和CPI必定是下降的,这是符合规律的正常的经济现象。第三,就眼下而言,只是存在通缩趋向,并不意味着真正进入了通缩。退一步讲,虽然通缩对我国经济不利,但在当前的通缩趋向只不过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副产品的情况下,如果非要忍受一段时期的通缩的话,只要能达到调结构、转方式的目的,这个代价或许也是值得的。那些一看到经济增速下行,就马上向政府伸手要刺激政策这样的思路和行为反而是不明智的。
当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从战略上藐视通缩,战术上重视通缩。由于通缩的成因多种多样,比如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政府预算紧缩、货币紧缩过度、本币高估以及金融体系效率低下等。所以,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就需财政货币多策通力并举。
首先,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加力增效。在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央政府确定,在前期国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的减税降费力度;部署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以公共产品投资促进稳增长调结构,让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其次,稳健的货币政策必须更有作为。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数量型和价格型以及PSL、SLF、MLF
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继续实施定向调控,引导金融机构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现在央行毅然宣布了半年内的第二次降息,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更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升级配置。再次,结构性的信贷政策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增加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扶持,做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金融服务工作,不断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另外,市场化的汇率政策要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汇价决定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特别是今年,决定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增加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基于这种不确定性,才应更好地发挥市场在汇价决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