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天目药业等多家上市公司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强行推出再融资预案。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在被立案调查期间,再融资方案是不可能被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本栏认为,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目的正在于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曾经有一家深圳的房地产公司,一家民营企业居然和国资委争抢控制权,还摆出全面收购的架势。当时本栏曾说,廉价的壳资源遍地都是,何必跟国资高价较劲,其目的并非收购,而是股价,最终举牌不了了之。
后来两家保险公司同时抢着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两家谁也没弄个绝对控股,意图还是在股价。
现在天目药业先是两股东抢筹,跟着控制人提出定向增发方案,看起来是捍卫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实则定向增发根本没戏,因为天目药业正在接受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有人提问,他们在提出定向增发预案的时候是否知道被立案调查了?答曰:怎么可能不知道,增发不增发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摆出两派互争第一大股东的架势,只有这个架势,才能顺理成章地推动股价上涨。
牛市来了,群雄激昂,但拿得出手的题材实在不多。涉矿已经老掉牙,网游也显得老土,手机游戏红得发紫,但一个制药的企业拿出数亿元去收购手游,听起来又有点不太靠谱,而且手机游戏也渐有受冷之势,惟有定向增发和举牌题材正当其时,何不凑凑热闹?
一个前控制人,一个现控制人,能有多大仇怨,为了一家每股净资产0.67元、每股收益不足5分钱的公司,花每股15元以上的钱去争抢第一大股东的位置?但这事就在天目药业发生了。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前控制人宋晓明两次举牌,增持股份至7.01%,与实际控制人杨宗昌持股16.77%相去甚远,对第一大股东的地位还没产生迫切的威胁。但就在此时,实际控制人却发出了定向增发的大招捍卫控制权,而且还是短期根本不可能实施的定向增发。
本栏揣测,这些种种怪象目的还是股价,趁着牛市正酣,控制人虚拟一个对手搞出点名头,虽然最后终将归于沉寂,但在眼下,却能充分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使股价因为股权之争而不断走高,也别枉费了一轮牛市。
投资者在研判上市公司合理股价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市净率这一指标,如果净资产值太低,股价又太高,而且还没有重组方出面重组,那么买入这样的股票还是应该慎重。就好比有人说,我10万元开了一个店,100万元卖给你,你要不要?一般来说,10倍的市净率已经是股价的上限,当然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轻资产公司除外,但如果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很高,投资者还是应该考虑一下其内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