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自2015年1月15日起,各地财政厅(局)、民政厅(局)、体育局针对目前彩票市场中存在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现象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今年3月1日前上交自查自纠和交叉抽查结果。
检查内容包括彩票销售机构委托网络公司利用网络售彩的具体方式,是否签订商业合同、协议文本等,网站销售的彩票品种和游戏,是否与彩票发行销售系统直接联通进行销售,利用网络售彩的方式包括哪些?穴如代购、代销、网站直接销售、客户端直接销售?雪等,擅自售彩行为中提取彩票奖金、彩票公益金和彩票发行费的比例等。在检查结束后,三部门将配合工商、公安,严查非法售彩。
对此,业内人士的普遍判断是,该通知的下发预示着互联网售彩新一轮整顿将拉开帷幕,且对外传递了叫停部分网站售彩资格的信号。消息一出,可谓在彩票市场一时激起了千层浪。但对于了解互联网售彩历程的人们而言,此轮通知的下发并非新鲜事物。
众所周知,我国对互联网销售彩票的管理由来已久,叫停绝非首次。为维护彩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部门曾经于2007年、2008年、2012年先后多次叫停互联网售彩,并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出台了《彩票管理条例》和《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0年印发《互联网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年底修订了《彩票发行销售管理办法》以及2014年发布《电话销售彩票管理暂行办法》等。
不难发现,一系列举措出台的背后,始终秉承通过不断完善政策要求,以适应互联网形势下推动我国公益彩票事业健康发展之名。然而,一次次地纠正、叫停网络售彩的举措,却都一致引来质疑不断,其原因,或可追溯至最初有关部门叫停网络售彩上来。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7年11月6日,财政部、公安部、民政部、信息产业部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五大部委就曾联合要求停止非彩票机构主办网站彩票销售业务;整顿彩票机构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业务;严厉查处和打击利用互联网非法销售彩票行为。随后在2008年1月2日,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又联合下发过通知,要求各彩票机构应严格贯彻执行《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不得利用互联网发行销售彩票;已经利用互联网开展彩票销售业务的彩票机构及其网站,自通知下发之日起,一律停止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
可见,接连出台的禁售令无一例外地执行了“一刀切”的政策要求,这在当年风生水起的网络售彩的时代背景下也曾引起轩然大波。舆论关注的,正是缘何有关部门对新兴事物报以如此这般如狼似虎的警惕,因此,在一片针对网络售彩政策不宜“一刀切”、网络售彩“宜疏不宜堵”的政策建议声中,网络售彩发展到了今天的境地。
随着科技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平台,其中,通过互联网和手机购买彩票也已逐渐成为购彩者接受并青睐的主要渠道。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互联网售彩规模超过800亿元,数以亿计的购彩者有互联网购彩经历。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网络售彩市场火爆而引发的违规事件也屡见不鲜,互联网购彩也暴露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和操作瓶颈。
多年来的经验证实,在网络售彩的全过程中,可能出现彩票网站接受投注要求,再通过技术接口出票,其中不乏网络违规欺诈、侵吞彩民投注资金等违法现象,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的监管体制下,有关网络售彩的监管仍然存在较大漏洞。
由于互联网售彩依托网络平台,因此互联网本身的痼疾,也会在彩票买卖中形成较大风险。此外,尽管当前各类网络安全软件不断更新升级,但网络犯罪手法层出不穷,操作系统本身也存在诸多安全漏洞。这也导致彩票网站用户的账户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个人用户数据甚至存在被盗或丢失的情况。
这无疑为网络售彩的监管环节构成巨大挑战。相比投注站彩票实体销售,互联网交易的诈骗或其他非法活动更加难以监控。一些购彩网站可能在彩民中奖后不予兑奖甚至出现卷款出逃的情况。在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用户维权将相当困难。正是因为巨大困难和诸多不确定性,有关部门才多次对网络售彩施以“一刀切”的叫停政策。
记者以为,对于网络售彩,其本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进步影响人们生活的具体表现,本身具有不可逆性,从这点看,政策也的确应该坚持“宜疏不宜堵”的管理思路。关键是,如何确保有关部门坚持贯彻落实既有监管责任的同时,用技术“武装”监管手段,达到规范网络售彩的目的。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必须针对网络售彩的特点,在技术监管上着力,其目的,就是将不符合市场准入的主体隔绝在外,这一点,对于实体售彩如此,对于网络售彩,也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