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资金面应实现三个平衡
2015-01-22    作者:谭浩俊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随着2014年经济数据的发布,有关2015年经济指标怎么安排、经济政策如何协调、可能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不少观点认为,2015年的货币政策,会在基本格调不变的情况下,比2014年更加宽松,市场的资金总量也会进一步增多。

  2014年的货币政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健”,广义货币(M2)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率,达到12.2%。新增贷款更是再创纪录,达到9.7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了8900亿元。在政策已经比较宽松的情况下,企业却仍然面临比较严重的资金难题,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依旧存在。如何实现资金面的平衡,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2015年在资金层面上,应努力实现“三个平衡”。

  第一个平衡,控总量与调结构的平衡。面对经济下行,企业融资困难,更多的人仍希望管理层能够放宽货币政策,给市场更多“放水”。从眼前利益考虑,这当然是一种选择。毕竟,稳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甚至是眼前最为紧迫的一项工作。但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放水、不浇灌也是不可取的,会留下风险隐患。

  去年投放的资金,从量上讲是足够的,且按照政策思路,应当是以实体经济为主。但从实际情况看,并没有达到政策预期效果。尤其是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最终也没有实实在在地进入到实体企业的腰包,而转道到了其他领域,特别是政府融资平台、开发企业与产能过剩行业。而委托贷款、信托等成了这种转道的最主要通道。凡是用得起信托资金和得到委托贷款支持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实体企业,而是融资平台和开发企业。而发放信托、进行委托贷款的企业和机构,也不全是自有资金,相当一部分是从银行转道而来的,而这部分资金原本应该流向实体经济。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满足于量的扩充,而不注重结构的优化,可能会出现水放得越多,企业越渴的现象。

  1月16日,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将对委托贷款加强规范与管理。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调结构手段,至少,可以有效杜绝委托贷款资金来源渠道不正常、去向不规范的现象。我们更加期待的是,对信托资金等的资金来源、去向等,也建立比较规范的监管办法与措施,使信托资金不要成为货币政策的流失平台,从而使实体经济能够真正得到货币政策的正面作用与影响。

  第二个平衡,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平衡。在金融秩序不太规范,银行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太平等的条件下,如果间接融资的比重过大,企业就很难真正得到银行的支持。即便是支持,也会出现信贷结构严重不合理,实体经济被边缘化,中小企业被抛弃的现象。眼下我国信贷资金的分布,就呈现出这样的格局。

  如果直接融资比重较高,特别是直接融资的开放度很高,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等都能有平等的融资机会。那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也就能够大大缓解。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正在逐步提升,但从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来看,还远远不够。尤其对中小企业尚没有真正打开直接融资的大门,众多中小企业仍然需要依赖银行和地下金融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出现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如何向实体经济更好地开放直接融资平台,尤其是证券市场融资,是解放中小企业、释放中小企业活力最重要的方面。新三板的设立,无疑找到了一个让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平台,但由于刚刚起步,容量还非常有限。如何更多地向中小企业开放越来越多的融资平台,值得好好研究。

  2015年资金问题会不会继续成为稳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融资的开放度非常重要。从总体上讲,要加快直接融资改革的步伐,建立更多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平台和通道。如果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能够确立好,对2015年资金层面矛盾的化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平衡,地上金融与地下金融的平衡。也许有人会说,地下金融是非法金融行为,应当取缔。问题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银行不太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最大的难题恰在资金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地下金融组织就具备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由于地下金融组织的行为极不规范,且存在着极大的金融风险。如何规范,如何逐步减少地下金融的规模和范围,也是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招安”无疑是规范地下金融组织最有效的手段,但在温州等地试点还没有明显效果的情况下,可能还只能处于一种默认的状态,亦即控制好地下金融组织的风险,控制好贷款成本,以让中小企业多一些融资平台。如何在地上金融与地下金融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也是2015年资金层面必须把握好的一个方面。

  2015年的市场资金状况仍会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但出于未来发展和利益的考虑,在总量上还是需要适当控制的,“既不松也不紧”,结构上则需要有效改善,只有这样,资金紧张的矛盾才能得到缓解,且不会给未来留下风险隐患。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央行公开市场继续零操作 银行间资金面稳中趋松
· 存贷款口径调整熨平资金面异动 未提升放贷能力
· 十股齐发 资金面依旧宽松
· 央行或续做2800亿元MLF 缓解资金面紧张
· 资金面前松后紧 1月债市等待机会
 
频道精选:
· 【思想】换挡而不失速是最佳政策目标 2013-06-14
· 【读书】移动互联世界的六度嬗变 2015-01-20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农民背靠龙头企业反被套 “馅饼”变“陷阱” 2015-01-2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