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高度关注的养老金“并轨”改革终于有了明确时间表。国务院14日对外公布,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养老金“并轨”改革决定的公布,迈出了实现公平养老的关键一步。一方面,这关键的一步着实不容易,凸显中央回应社会期待、力促养老公平的改革决心;另一方面,改革刚刚起步,还有一系列配套制度政策急需完善细化,确保改革稳妥推进,顺利落地。 作为改革中的“硬骨头”,破解养老金“双轨制”难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的退休制度实行了近60年,养老金“双轨制”也并行了20多年,要化解历史积淀下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养老待遇差距问题,改革难度很大。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和行业就开始探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2008年国务院还决定广东等五省市先行开展试点,但皆因是自下而上的探索难有大的进展。 要破解这一改革难题,必须有顶层设计,要自上而下推进。此次国务院公布的改革决定,显示了中央动真格的改革决心。“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改革设想突出了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综合平衡前后左右的各种关系,如强调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避免单独对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改革引起不平衡;强调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保证改革顺利推进。 当前,社会各界对改革期望很高,如何确保并轨顺利推进至关重要。从目前方案看,为确保能顺利推进,改革后的新养老标准与现在水平不会相差太多,其中职业年金将发挥关键作用。而目前,职业年金的制度建设与实际需要的差距还相当大,如果职业年金的“软硬件”建设不能及时到位,就无法实现改革的平滑推进。 鉴于改革牵扯全国公务员、医生、教师、科研人员等群体的切身利益,各地区、行业和单位应及早制定更具体、更细化的实施方案,并针对“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分类细化到位,不同类别适用怎样的政策、如何缴费、退休金如何计发,都要有具体操作标准,改革的资金来源也需要厘清,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同时,要注意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落实好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标准等举措,确保“并轨”顺利,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有保障的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