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已成短板 缺口如何弥补
2015-01-14    作者:谭浩俊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谭浩俊

  1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这也是连续第3年没有完成年度进出口目标。

  虽然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有一些客观原因,如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等,导致量增额降。但从总体上讲,还是外贸已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短板的标志。尤其是12月份外贸出口的先导指数下降为40.1,已经连续第三个月下滑,预示着今年一季度的外贸形势仍然难言乐观。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正因如此,外汇储备也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中持续增长,接近4万亿美元。但此轮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中国的外贸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不仅出口形势越来越严峻,进口形势也越来越不乐观,2014年更是下降了0.6个百分点。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长板,现在却变成了短板,不能不令人担忧。

  虽然美国经济已呈现出强劲复苏势头,且主要是靠个人消费拉动。欧洲经济也在经历了最为严峻的时刻以后,依稀露出了复苏曙光。但指望外贸形势有根本性好转也不现实,甚至可以说不能抱太大希望。外贸扮演经济增长短板的角色,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留下的缺口,如果没有其他方面予以弥补的话,经济增长速度将受到严重制约。

  在如何弥补外贸缺口、填充外贸留下的深洞方面,投资已经开始发力。去年后几个月,国家发改委已快马加鞭式批准了据称近7万亿的投资项目,且都是以铁路、民用机场等为主的基础设施项目,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强的,也能够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弥补外贸留下的缺口。

  但是,基础设施项目再具拉动力,可持续能力也非常有限。更多情况下,基建投资只能扮演将汽车发动起来的角色,汽车能不能一直跑下去,还是要靠汽油、靠发动机等能够维持汽车正常运行的要素。就投资而言,就是生产性投资。但生产性投资能否启动,关键要看消费和需求。只有需求启动了,消费活起来了,投资才能真正有效,特别是生产性投资才能被激活。

  基建投资对弥补外贸短板的作用,只能是短期的、刺激性的,真正的发展动力,还是要靠需求和消费,尤其是有效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在此基础上,调整外贸策略,创新外贸思维,开辟新的外贸渠道,才是上上之策。

  就消费来说,最大的问题无疑是购买力不足和购买信心不强。前者是因为就业还不够充分以及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不高。就业不够充分是指实实在在的就业数量不足,处于半就业状态的人员较多,收入水平难以提升。实际收入水平不高,则主要是在基本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社会保险费占工资总额的比重较高形成的。个人所得税也主要由工薪阶层来完成,又使得居民的收入被占有了一部分。如此一来,购买力水平也就难以提高了,生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难以有效提升。

  在实际收入水平不高、购买能力不强的同时,价格水平却一直保持在高位,特别是房价,在经历了几年的调控以后,仍然居高不下。加上看病、上学等需用也在持续上升,居民的消费信心也就不可能提升上去,消费自然也就比较低迷了。生活消费不振,生产消费的原动力也就没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也就越来越不协调,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很难显现。要想让消费来弥补外贸的缺口,短期内可能也是一道难题。

  总之,弥补消费缺口的途径,可能要放在三个方面。一是靠投资,短期内靠基建投资,长期则要靠生产性投资;二是靠外贸自身的创新和调整,特别是进口工作,要在高端装备、技术、设备等方面下工夫,而不要再满足于资金、低端制造等;三是要靠消费,这也是经济增长持久不息的根本动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我国外贸转入新常态
· 我国外贸转入新常态
· 2015外贸增速或高于去年 全年目标6%左右
· 海关总署回应外贸增速未达目标:2.3%已不易
· 中国外贸的潜在增长能力
 
频道精选:
· 【思想】调价不是解决出租车问题解药 2013-06-14
· 【读书】科学能成为向善的工具而重塑人类未来吗 2015-01-13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担保公司违规操作成民间借贷“毒瘤” 2015-01-13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