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统化改革破养老金隐形债务
2015-01-05    作者:张敬伟(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现行统账结合模式下隐形债务预测与测算》报告称,以2012年为基准,社会统筹账户的隐形债务为83.6万亿元,个人账户的隐形债务为2.6万亿元,合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下的隐形债务为86.2万亿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为166%。

  养老金隐形债务数量,有多个版本。中国社科院此次预测的86.2万亿元缺口,应是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次。按照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话说,养老金未来缺口测算由于情境不同,结果也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体制不改、机制不转、政策不调整,缺口是必然的。不是一星半点的缺口,而是巨大的缺口。

  这里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养老金的确存在缺口,上下应该达成共识。二是缺口多少,虽各有说法,但绝对不是小数字。三是只有改革才能补缺。

  养老金“双轨合一”改革,或许能够最大限度地纾解其中矛盾。这不仅解决了行业收入不均和各群体利益矛盾的大问题,关键是营造了社会公平的大氛围。当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无论缴纳养老金的比例如何,将会形成新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资金池”,可弥补养老金隐形账户的缺口。

  弥补多少?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也许有参考意义。若社会统筹账户按照20%,个人账户按照8%来缴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归集的“资金池”自然不是小数目。这就是改革的系统动力,一个积极的元素运转起来,即可形成收入分配调节、社会公平和消减养老金隐性债务等多项难题。

  养老金改革当然不止于祛除“双轨制”,还包括“全覆盖”。现实的市场环境下,并非每个企业和每个职工都纳入了到社保体系之中。“五险一金”占比工资较高的困扰,让很多企业和职工 “瞻前不顾后”——考虑现在少些负担和多些收入,根本不考虑未来的社会保障。社保全覆盖,也会使养老金两大账户资金池充盈一些。至于“五险一金”占比工资过高,这个可以通过提高工资收入和对企业实施减税来解决。现代社会,没有社保制度托底,其现代化水平和民生质量必然大打折扣。必须厘清,社保体系在中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欧洲高福利未必是中国社保的理想目标,但保障基础民生和让所有人老有所养的基本目标不能降低。

  另一个改革就是适应老龄化社会并有所作为。中国老龄化社会,既有西方国家的共性,也有本国特色——独生子女无力养老的困窘(也包括一部分失独家庭)。在维系传统家庭养老传统的基础上,国家养老与社会养老应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如何通过公共财政和动员社会资本参与这项攸关所有人利益的“夕阳工程”中来,顶层设计应该有明确的思路。舆论场一直畅议的延迟退休问题,在政策设计上也应该有个了断。毕竟,延迟退休,虽然治不了养老金缺口的本,但也延缓养老金支付,能解燃眉之急。

  养老金隐形债务是动态的。只要提高两个账户的缴存比例,或者公共财政关注多一些,都能让养老金债务减少。更重要的改革是完善资本市场,在监管到位和市场风险可控的情势下,将养老金投入股市债市,而不是呆在银行和通胀 “赛跑”。养老金入市,曾经让舆论场哗然。认为将养老金投入股市,简直就是拿职工的血汗钱造孽。

  在A股市场存在监管瑕疵的态势下,公众的担忧可以理解。只要资本市场完善起来,养老金、公积金入市是解决隐性债务的有效手段。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养老金隐形债务,看似养老金缴存问题,实质上是改革不到位所致。只要启动系统化改革,困扰中国社会的养老金、公积金、收入分配不均等一揽子社会顽疾都可迎刃而解。

  2014年被称为深改元年,一些攸关国计民生的改革举措纷纷出台。对于养老金隐形债务问题,可以担忧但不要恐惧。毕竟,现在的养老金账户资金池,应对当期支付并无问题。未来的债务隐忧和支付难题,可由系统化改革来化解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养老金全国统筹转续问题待解
· 养老金委托投资办法有望于2015年推出
· 养老金并轨"七问"
· 养老金并轨要以公平为核心
· 养老金并轨意义深远
 
频道精选:
· 【思想】实行注册制关键是保证信息可靠真实 2013-06-14
· 【读书】2014年不可不读的经济类图书 2015-01-04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冀中突围:打造“高端物流生态圈” 2014-12-3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