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向“引领新常态”疾驰之时,变革往往发生在朝夕之间。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明确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内的三大战略明年必须有个好的开篇;第二天,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就决定,天津携手广州、福建成为第二批自贸区。有报道称,在长长的自贸区候选名单中,天津因打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牌而始终名列前茅,由此也注定了这个自贸区从诞生伊始就被打上了京津冀的标签。
作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天津一直是第二批获批自贸区中呼声最高的地区。
但高人气的背后,一直隐现北京、河北的身影。几个月前,在天津自贸区申报处于停滞期时,京津两市签署了《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协议》。两市将在30个重点领域深化合作,更重要的是,《协议》中提出,协同促进区域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政策共享,北京支持天津积极争取批准建立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同一时期,天津还与河北签署了包括交通、文化、环保等一系列协同发展方案。有了北京的背书和河北的力挺,天津自贸区获批一直都无悬念。
根据获批方案,天津自贸区面积约为260平方公里,其区域经济“引擎”作用将辐射京津冀12万平方公里土地。此前,利用天津滨海新区,天津已经完成了和北京、河北多领域的初步对接。今年7月初,京津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此举被看做为北京制造业出口开了一条“快速通道”。未来自贸区的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为京津冀的企业创新带来更强推动力。
值得回味的是,天津自贸区的申请不经意间暗合了中国“舍与得”的哲学,虽然错过了心心念念的“首个自贸区”头衔,但天津这个自贸区的获批时机也被认为恰逢其时。前有“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一号文件,后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要求:各地区要找准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自身优势,确定工作着力点,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都为天津自贸区夯实了发力点。
更何况,第一虽然风光无限,可也背负探路者的胆战心惊。而第二批自贸区有了前者的经验与教训,也对创新与超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回天津,昏到晓时星有数,水连山外国无穷,“港”是其在京津冀甚至北方地区难以被取代的优势,所以未来天津自贸区也必立足于此。曾有人这样比喻,物流的中心一定是资金流的中心;资金流的中心一定是金融的中心;金融中心又一定会派生出贸易中心、商业中心、生活中心、服务中心等等,外延伸至无限。
据说到过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人都感叹,保税港管委会位于“美洲路”上,在此周围还有“非洲路”、“澳洲路”,国际野心彰显无遗。如果,中韩、中日等贸易往来成为天津自贸区的下一站,那又将给周边城市的发展带来另一番拉动。京津冀有了天津自贸区的出口,在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也将更加底气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