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欧盟机构的领导人全部就位的首次欧盟峰会即将召开,预计将重点讨论大规模投资计划、结构性改革、地缘政治协调等议题。然而,这些为推动欧洲经济复苏而开出的“药方”被指缺乏新意,甚至偏离症结,效果难言乐观。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一届欧盟携3150亿欧元投资计划亮相,企图增加欧洲经济增长动能。不过问题来了,钱从哪儿来?根据欧盟安排,从现有的欧盟预算等公共资金中安排约210亿欧元,通过担保的方式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加入,从而以15倍杠杆率的效果在未来三年撬动整体投资。看来,所谓大规模刺激方案不是欧盟通过财政支出给实体经济输血,而是新欧盟在不增加新入资金前提下大胆向市场推销其担保能力。
配合该杠杆投资方案,欧盟近期列出了近2000个投资项目,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能源网络、知识与数字经济、资源与环境、交通、社会基础设施等,分析人士反应冷淡。面对这些已知的项目规划,外界普遍感觉,欧盟这个杠杆投资计划不仅新意不足,15倍的杠杆率也过于理想。
新欧盟推动经济前进的阻力还有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不确定性,该改革首先强调政府支出的结构性改革,通过可持续的支出和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商业环境的改善和信贷资金注入实体经济的发展。其中核心是欧盟财政纪律,即欧元区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但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缓解民众不满情绪,政府支出不敢贸然减少,预算“合规”进程缓慢,近100%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近期难降。法国财政改革落空如果引发示范效应,欧洲范围内的结构性改革成果随时可能被紧缩下不满的部分公民所践踏。欧盟峰会上以德国为代表的紧缩派将继续规劝法国的财政问题。而欧盟作为执行大欧洲政策的协调员,对德法的调和也将是一项硬活。
法德近期的复苏进程也令这对历史上的老冤家难再合唱一出戏。现实是,德国仍扮演欧洲经济复苏火车头,而法国沦为“欧洲病人”;欧盟预计德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1.3%,而法国的仅是0.3%,差距的悬殊令未来欧盟的协调工作面临挑战,为未来欧盟经济规划能否步调一致地执行投下不确定性。
摆脱衰退以来,持续“不死不活”状态一年半的欧洲经济始终找不到增长的轨道,实体经济不能吸纳有效劳动力,高失业率低消费率背景下,通货紧缩的乌云越来越浓。欧盟报告还将欧元区2014年通胀率从6个月前预测的0.8%降至0.5%,预计到明年通胀水平仅将小幅升至0.8%。此次欧盟峰会上探讨的话题以及新欧盟机构的政策主张似乎并无应对通缩威胁之法。
德国的“低收入、低消费”的发展模式近期被指令欧洲经济失衡,甚至向欧洲其他国家输送“通缩”。自欧元1999年诞生以来,法国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的走势每年提高了1.7%,而该国单位劳动力的成本则每年提高1.9%。德国物价和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分别仅是1%和0.5%。低劳动力成本造就的低价商品,通过贸易传导至其他成员国。
“德国人该消费了!”这一呼声响彻欧洲。通过德国消费带动物价上涨,从而拉动整体欧洲价格的上涨,这似乎更适合作为欧盟下一步的经济方案部署思路。
另外,从债务危机解决进程看,真正的“希望”可能还是在地处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身上。宽松货币政策加上购债计划,不仅能够让金融市场真正安稳,还会直接增加人们的消费信心和金融体系的信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