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银监会披露,2014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所上升,不良贷款7669亿元,较上季末增加725亿元,不良贷款率1.16%,较上季末上升了0.0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一直呈双升趋势,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较年初增加541亿元,不良贷款率1.04%,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二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6944亿元,较上季末增加483亿元,不良贷款率1.08%,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加上三季度,银行不良贷款创下了近三年来新高。这种情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猜测,甚至有人对银行业状况产生了悲观情绪。但在笔者看来,银行不良贷款双升反映了当前经济现实,是一种暂时“状态”,随着经济企稳回升,不良贷款局面会逐步好转,大可不必为此悲观失望。
一方面,要用经济周期的视角来看待不良贷款问题。银行是一个顺周期行业,当前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资产质量出现下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几个季度回落,产业结构性调整必然会令部分银行存量信贷出现不良,这不值得大惊小怪。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高企状况改善、房地产市场刺激政策出台以及地方政府债务体制改革启动,这些调控和改革政策都有助于缓解资产质量下行压力。
不良贷款增长对商业银行来说,不见得就是一个坏事:一是充分暴露了不良贷款,对于银行业稳妥、谨慎把握贷款,搞好信贷经营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二是会倒逼银行加快经营转型步伐,从过分依赖存贷款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以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应变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水平和拨备足以消化新增不良贷款。数据显示,商业银行针对信用风险计提的减值准备较为充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18952亿元,较上季末增加698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47.15%;贷款拨备率为2.88%,较上季末上升0.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较上季末上升0.34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说明,目前银行业资产充足水平和质量较高,拨备覆盖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整体风险抵补和损失吸收能力较强。盈利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并未改变其稳定增长态势,盈利增长为商业银行承受信贷资产损失积累了一定能力。尤其拨贷比指标达到2.88%,是银监会推出该项监管指标以来的最高位,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不降反升。由此,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但仍具较强不良贷款消化功能和抵御风险能力,社会各界不必为此着急。
再退一步,从不良贷款纵横向比较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尚在可承受、可控制范围。目前国际上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大约为1%左右,水平与我国银行业相当,而与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3%—5%不良贷款率相比,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曾高达20%,当时我国银行业不是商业化经营,而目前市场化机制已建立,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不断增强,消化不良贷款能力大为提高。为此,即便不良贷款短期内反弹,银行也能凭借自身经营实力加以消化,社会各界不必为此忧虑。
当然,这不是有意在为银行粉饰太平,商业银行也有两方面值得注意:有报告显示,在不良贷款压力大增情况下,一些银行出于应付考核等原因,采取了一些延缓措施,对一些“准风险”或风险项目继续提供信贷支持,延缓风险暴露,在客观上加大了信贷风险程度。同时,由于五级分类划分不严格,分类标准宽泛,容易估高贷款质量,掩盖信贷资产不良程度,从而导致不良贷款被低估,这才是最大的危险。对此,商业银行依然不能放松不良贷款化解工作,除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进行信贷布局和投向调整,规范自身同业业务,多向小微、三农、高科技等实体经济进行信贷倾斜、不断优化信贷结构之外,应建立健全不良贷款内部控制机制,切实防范信贷风险,特别防范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减少不必要损失。同时,按财政部新版《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进行不良贷款核销;并积极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手段,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信贷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