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终于尘埃落定。资本市场对这一意外惊喜报以“涨”声,也体会到中央政府着力化解民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民生情怀。
此次降息的目的性十分明确,贷款利率下调幅度明显高于存款利率,就是为了满足企业的正常资金需求,降低过高的资金成本,通过系列配套改革手段,砸掉企业身上的“高成本桎梏”。降息并非全面刺激的开始,更不意味着“重改革、轻刺激”的定力有所动摇,改革大方向依旧清晰。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扶持创新、推动创业等诸多举措,正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活力的动力所在。
就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国务院作出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实施普遍性的减税、降费措施,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具体而言,从明年1月1日起,将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业内预计此举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专家毛振华认为,减税是中国改革发展的“牛鼻子”,牵着它走,调结构就能取得关键进展。据悉,近日上海市已率先宣布将出台四大措施扶持中小企业“结构性减税”,并争取在国内先行先试。
降息之后的下一步政策走向,仍将取决于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如果是周期性问题,的确需要一定的扩张政策加以刺激。而如果是非制度改革所不能解决的结构性问题,那就只有下定决心为实体部门“松绑”,减免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税负,剔除各类冗余环节的费用,对过剩的产能逐步加以消除,不必要的审批流程一律简化,等等。
事实上,在现实环境中,我们面临的周期和结构性问题并非简单对立,它们往往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任何单一目标导向的政策可能都难以奏效。面对当前经济下滑和系统性债务风险,一味追求市场出清可能陷入更大麻烦。在这种情况下,适时降息以稳定经济,又可为制度建设争取更大空间和时间,更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未来中国经济仍应继续向改革和创新要动力,尽量避免重返货币扩张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