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七个多月的沪港通,今天终迎“通车”,这无疑将开启中国资本市场新纪元,实现沪港两地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境内市场与境外市场接轨。
受沪港通等多重利好消息刺激,近期沪指连续上涨,上周一度突破2500点。一时间,沪港通被许多投资者寄予厚望,甚至有人把沪港通视为A股的灵丹妙药,仿佛沪港通一开通,A股的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一观点似乎过于乐观了。
毋庸质疑,沪港通将给A股带来变革,但这种变革更多体现在投资理念的成熟,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可让中国资本市场扬眉吐气。
在目前两市股票交易机制、投资者参与门槛、交易所运行机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沪港通究竟能带来多少外资流入,对股市的提振作用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尤其在沪港通机制决定了资金呈现双向流动的制度框架下,既有“新鲜血液”注入A股,也有资金流入香港市场。加之试点初期实施额度控制,相比于目前沪港两地总的市场交易规模,沪港通试点初期的交易规模依然有限。
与此同时,沪港通开通后,A股和H股的差价短期内不会完全消失。因为决定股价的因素除了上市公司自身质量外,还取决于市场的投资者构成、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判断、交易制度及市场供需等。例如,港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做空,但A股仅有部分个股可以融券卖空,机制差异还需两地监管层的磨合与协调。
总体而言,沪港通试点只是内地与香港实现双向资本市场开放的第一步,是资本项下对外开放的一块实验田,需理性对待。沪港通对内地资本市场的撬动作用,显然不能用具体的资金规模来衡量,重点在于倒逼A股市场的结构性改革,解决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在市场联通之后,内地与香港两地的股市交易规则、监管制度方面实现“互联互通”,显得更加重要。
此外,通过沪港通引入的“源头活水”,可以促进内地股市价值投资理念的重塑,促使A股市场的估值回归理性,让投资理念变得更加健康。目前内地股市违法违规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与香港市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处罚相比,内地的制度威慑性和执法力度往往受到质疑,这是亟待改变的。不过,沪港通这种外部“鲶鱼”的作用毕竟还是有限的,培育健康的市场,最终还是要靠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构建,靠依法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