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货币政策难解经济结构性矛盾
2014-10-22    作者:项峥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不仅低于二季度的7.5%,而且创下6年来的季度新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多出现明显回落。为应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近期中央银行通过SLF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尽管如此,应该看到,如果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根本症结不在于货币政策,那么单纯依靠货币刺激难免会陷入“头痛医脚”的境地。

  我国经济五大结构矛盾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矛盾。

  一是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萎缩的矛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增速超过20%,大量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在2005年开始释放,钢材、水泥、电解铝等价格走低。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我国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时,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二是房地产业驱动与新兴产业基础薄弱的矛盾。不管承认与否,过去十多年我国房地产业一直扮演着宏观经济增长“引擎”的特殊作用。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房地产业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突出。同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薄弱,在国家产业振兴计划出台后各地跟风并盲目投资建设,短期内又造成如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当房地产市场出现周期调整时,我国经济增长引擎不可避免面临“失速”风险。

  三是政府投资强劲驱动与民间投资热情不高的矛盾。2009年以来,地方政府投资强劲驱动经济增长,各地大兴基础设施建设。但与此同时,民间投资主要集中于房地产领域,其他实业投资意愿不足,使得地方投资重负持续向地方政府转移,并引发地方政府债务过快增长与债务偿还问题。

  四是隐性通货膨胀较高而居民购买能力下降的矛盾。虽然9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6%,但从实际感受而言,过去几年我国实际消费品价格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涨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之外的其他消费品对消费总支出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在货币供应量较快增长以及高房价的传导下,我国居民实际购买能力不仅没有随收入增长而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9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6%,增速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

  五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与货币刺激路径依赖之间的矛盾。当经济体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时,货币政策刺激有助于弥补增长率缺口。虽然过去我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稳健货币政策后,货币政策并未明显收紧,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出现局部宽松情况,但实践表明,货币刺激并不能培育市场形成内生经济增长动力。同时,在货币连续刺激下我国宏观经济已经形成了路径依赖。

  不宜再过度依赖货币刺激

  当前我国货币金融环境适合经济结构调整。今年以来,我国金融管理当局实施了定向宽松的政策,支持经济薄弱环节、中小企业和棚户区改造,取得了积极效果。6月末,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47.3%,农村贷款增长16.5%,小微企业贷款增长15.7%。所谓实体经济“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也不完全是金融机构自身的原因。有些“融资难”与“融资贵”需要政府部门贴息,有些还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在风险顾虑下金融机构放贷趋向谨慎也无可厚非,毕竟金融机构经营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但即使如此,金融体系依然为实体经济结构转型提供支持。截至2014年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2.9%。即便已处于周期调整的房地产业,今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贷款增速高出各项贷款增速5.2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增速高出各项贷款增速4.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当前我国货币供应总体充裕适度,并不存在阻碍经济结构转型与增长的问题。

  宏观经济治理不宜再过度依赖货币刺激。宏观经济治理也需要有中医的“望、闻、问、切”,要对症下药。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但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金钥匙”。货币刺激犹如吗啡具备镇静作用,当小剂量偶尔使用时,还可能会有效果,但持续大剂量使用,不仅上瘾,而且危害更大。因此,只有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才能真正激发民间活力。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德拉吉暗示欧央行或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 日元贬值令放松货币政策可能性下降
· 市场或开始预期欧洲央行将放松货币政策
· 日本央行行长:将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 新兴市场大幅放松货币政策隐忧重重
 
频道精选:
· 【思想】“工资过快上涨有害”的真实与谬误 2013-06-14
· 【读书】移动时代应如何调整自己 2014-10-22
· 【财智】红周一藏三隐忧 A股迎经济数据密集发布期 2014-10-21
· 【深度】招商考核指标年年上涨 外资数据只得掺假 2014-10-22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