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今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苏国霞表示,针对一些县“脱贫以后不愿摘帽”或“戴着贫困帽炫富”的现象,扶贫办正在研究改革考核机制,实行贫困县退出机制。
建立与扶贫进展相适应的贫困县退出机制,实乃当务之急。公开资料显示,1978至2010年我国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贫困人口、贫困区域大幅减少了,贫困县也应该相应减少才是。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年,我国贫困县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多。原因何在?答案是有利可图。
在一些地方、一些官员眼里,贫困县是“香饽饽”,一旦评上了,就意味着享有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可以更加便利地征地、卖地,甚至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克扣百姓福利、拖欠教师工资。一些地方跑省城、赴北京,四处奔走,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为的就是一顶贫困的帽子。更有甚者,还体现出了一种以“戴帽”为荣的心态——有的地方公开庆祝评上贫困县;有的地方跻身全国百强县了,还不肯摘掉戴了多年的贫困帽子;有的地方甚至以自身是贫困县自喜、自夸。有的说得更直接:“贫困不是包袱而是‘资源’。”
贫困怎么会是资源呢?资源是指地区内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集合,是可以创造财富的。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而且是一种很不理想的生存状态,它不能创造财富,只能消耗财富。扶贫的资金和政策倾斜,也只是国家财富的体制内调剂,同样不能衍生财富。对困难群众而言,它是一种生存的无奈和焦虑;对地方政府而言,它是对发展缓慢的拷问。贫困的产生可能有客观原因,但它毕竟不值得夸耀。不少人视贫困为政绩资本、稀缺资源,反映了主政者价值观念的扭曲,也表明现行的贫困认定与扶持制度还不够科学。
贫困的认定是件严肃的事,不能只认书面材料不进行深入调查,更不能因为下面的人跑动跑动、上面的人打打招呼就定下来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极大的不负责任。此外,对贫困的扶持也须更加科学有效。扶贫资金能否直接拨到基层部门、百姓的卡上,避免雁过拔毛?对贫困地区的扶持能否更加精准,比如变以县为单位,为以乡镇、村组为单位。扶贫的方式能否更加科学,除了资金扶持,可否更多地进行技术扶持、产业扶持等。
进而言之,对贫困的认定和扶持情况能否更加公开透明,让弄虚作假者、挪用侵占者无处遁形,发现一起严厉处罚一起。这些都是我们在扶贫攻坚新起点上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