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地方债须强化财政金融改革协同性
2014-10-10    作者:张茉楠    来源:中国证券报
分享到:
【字号

  近期以来,围绕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目前看来,强化央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增强财政与金融改革的协同性可能更为关键。

  整体上看,我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远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财政赤字相对可控,现阶段财政的可持续性不成问题。但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投资冲动和事权大于财权等现实,导致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积累了大量债务,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一定威胁。据审计署2013年6月10日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由于偿债能力不足,一些省会城市本级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5个省会城市本级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最高的达38.01%。14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已逾期181.70亿元,其中2个省会城市本级逾期债务率超过10%,最高的为16.36%。

  将目前公开资料所获得的平台债务与地方债务比较,我们发现负有偿还责任地方债务中主要分项均少于平台债务,表明平台债务大部分并未纳入地方直接债务,即使考虑或有负债后,大部分平台债务仍游离于地方债之外。特别是2014-2015年迎来地方债务偿还高峰期,地方政府面临大量债务集中到期的再融资压力。其中,2014和2015两年中,地方政府实有负债到期量分别为2.3万亿元和1.8万亿元,占存量实有债务比重21.9%和17.1%。如考虑全部或有债务,到期总量将达到3.6万亿元和2.8万亿元,流动性压力巨大。

  2001-2012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快速扩张态势,有其深层次体制性根源。事实上,自1994年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改革的后遗症——地方政府财权及事权不匹配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能看到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和地方融资平台存在依赖,但这些融资渠道确实给经济带来较大风险。从目前税制“营改增”方向来看,财政收入有进一步向中央集中的趋势,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可能会加剧,政策虽有意将消费税让渡给地方,但具体的落实仍需持续关注。

  从目前对地方债务管理的改革思路,以及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中不难发现,对地方债的管理,仍然还要采用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上的财政工具。从几十年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在不可能消除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兜底的情况下,仅仅采取财政工具很难化解这一难题。

  笔者认为,当前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必须协同财政和金融两方面,因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权博弈直接影响两者间的金融资源博弈。从地方政府角度讲,地方财政不能通过无限制拨款来支持地方国有企业,只好从其他渠道为国有企业展开对资金资源的争夺。各地方政府纷纷将注意力转向金融资源,尤其是银行体系信贷资源的控制上,这必然会造成金融部门不良贷款率攀升和资金配置效率下降。然而,由于以中央政府信用作为担保的隐性担保机制普遍存在,随着金融管制进一步放松,包括银行理财、银信合作等规避利率管制的金融工具被大量创设出来,并对金融体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一方面,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较多。一些本该由财政承担的责任交给了金融市场主体,政府性债务扩张不可持续风险将转移至金融体系。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同时通过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为前者提供资金。另一方面,财政与金融关系不清晰,中央银行不仅承担“准财政职能”,而且通过释放流动性等操作为政府性债务融资提供便利,虽然有助于降低财政体系的风险,但实际上将政府性债务扩张不可持续风险转移到了金融体系。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必须强化央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增强财政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协同性。

  第一,清晰界定财政与中央银行职能,防止产生财政变相透支问题,完善财政对中央银行损失的补充机制,建立有效的历史挂账处理方式,解决中央银行承担金融改革与金融稳定成本的问题,提高央行资产负债健康性。

  第二,建立偿债准备金。地方政府偿债准备金是地方政府为确保按期偿还债务本息而筹集、运用的专项储备资金。建立偿债准备金是世界各国较通行的做法,以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偿债准备金在管理上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专户管理或专项管理。

  第三,尝试建立央行国库现金管理。央行国库现金管理主要是指以有效的方式利用国库现金和易变现资源,优化政府财务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确保满足国库现金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和现金运用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国库资金管理活动的总称。从地方国库收支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闲置大量的财政库存资金;另一方面,对还款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的公益性建设项目,由于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为弥补资金缺口,地方政府不惜对外举债、背负利息。央行应积极加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问题研究,在保证国库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推出既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治理,又能满足地方财政利益诉求的现金管理模式,充分合理利用闲置的库存资金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债务余额和利息支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地方债新规倒逼银行资产结构调整
· 解决地方债务须增强金融分量
· 地方债治理须破除隐性担保
· 中央对地方债实行不救助原则
· 4.2万亿地方债牵绊银行存量资金
 
频道精选:
· 【思想】腾格里之“疼” 疼在责任人不作为 2013-06-14
· 【读书】创新必须是有效的 2014-09-15
· 【财智】利好政策助攻A股 近看2400远看2500 2014-10-09
· 【深度】全球场外市场改革曲折中走向深化 2014-10-10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