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诺奖得主背后的研究
2014-10-09    作者:肖华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3名日本出生的科学家因发现新型节能光源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宣布这一消息时认定,3名获奖者发明了一种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帮助人们以更节能的方式获得白色光源,依据这一原理问世的LED灯“将点亮整个21世纪”。(10月8日《京华时报》)
  LED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的产业。全球发电总量的大约1/4用于照明目的,LED灯的面世对节省全球资源贡献巨大。1973年,当时在松下电器公司东京研究所的赤崎勇最早开始了蓝光LED的研究。后来,赤崎勇和天野浩在名古屋大学合作进行了蓝光LED的基础性研发,1989年首次研发成功了蓝光LED。而中村修二当时任职于日亚化学工业公司,他的实用化研究让该公司于1993年首次推出LED照明成品,从而引发了照明技术革新。
  企业主导科研,往往会根据市场需求,因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而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一旦监督管理跟不上,有的科研就会成为一些人骗取资金的渠道。有的时候政府对科研很热心,但没有企业的参与,往往只能是一头热,难以发挥作用。因此,科研要走向市场,关键还在企业。
  目前,我们虽然重视科研,但这样的重视是放在政府层面上的,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可是企业却没有跟上。LED的成功,折射出我们的企业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优秀企业的差距。只有政府、企业都重视科研,都舍得加大科研投入,我们的科研才会有巨大的发展。
  此外,获奖的三位科学家虽然都是从企业科研起步,之后都成为了大学教授。这说明,优秀科研人才可以在企业和大学间流动。这为我们提供了不小的启示。现在我们不少科研人才一旦进了大学这座象牙塔,就很难与企业产生联系,反之,企业的科技人员也基本和大学的科研成果没有互动。而妨碍这种流动的重要原因,笔者以为,在于当前人才管理服务机制的缺陷。在很多国家,一旦某人在科研上有重大建树,往往立刻成为企业、大学抢手的人才,没有身份的限制和区域的阻隔,这样的良性机制往往激励人才重视科研并且易出成果。
  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尘埃落定,我们更应该重视对获奖者背后的研究,努力为我国营造利于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培养环境,这似乎更有价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诺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中国
· 诺奖得主:一些大城市房价下跌风险大
· 诺奖得主把脉中国经济:一些大城市房价下跌风险大
· 诺奖得主:2014年世界产出量会慢慢转向亚洲
· 诺奖得主再次走进北航校园
 
频道精选:
· 【思想】松绑限贷让房贷政策更加市场化 2013-06-14
· 【读书】创新必须是有效的 2014-09-15
· 【财智】前三季新基首发规模跌破10亿 创历史新低 2014-10-08
· 【深度】抢抓“机器人红利” 2014-10-08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