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贷放松能否提振房地产市场
2014-09-25    作者:叶檀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字号

  叶檀

  9月22日,“央行通知四大行调整首套房认定标准”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23日,信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报道称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在某些地区已调整了房贷政策,实行认房不认贷,但两家银行随后予以否认。

  到目前为止,房地产已基本取消限购,限贷逐步放松,呵护市场之意明显。但取消限购限贷,能否从根本上提振房地产市场,仍然值得思考。

  取消限购是为了增加消费者,如果房地产收益预期上升,就是限购投资者也会打通关节进入市场,如果房地产预期收益下降或者风险不明朗,就是向全世界开放市场,也不会引来购房者。

  本地居民在当地购房如果属于刚性需求,原本就不在限购之列,如果属于投资性需求,进入市场取决于投资性收益。由于房价环比下行,投资性需求收益率下降,还会面临有价无市兑现困难的风险。未来房产税、遗产税等,也是笼罩在投资者头上的阴云。

  我国刚性需求以家庭户数为标准。5月14日国家卫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发布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时指出,中国家庭数量达4.3亿户,居世界之首,家庭规模日益小型化。如果4.3亿户每户拥有住房100平方米,中国需要的刚性住房面积为430亿平方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截至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616亿平方米,比7月末增加930万平方米。若按照今年前8月的销售速度,去化周期为10个月左右。最近两年多来,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幅达86.4%。这一数据是较为保守的数据,保障房、福利房纳入的不够。

  住宅库存与刚性需求量相比,似乎不高。问题在于,如果人口不流动,刚性需求绝大部分被自有住房满足。西南财大经济学院甘犁课题组研究结果是住房拥有率高达89%,现有的房地产行业的产能,只需要它的三分之一,就能把这新增的需求给完全满足。

  只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库存难题,或者通过人口流动、城镇化等办法,创造刚性需求。比如,有人在老家县城购入一套住宅,却在青岛长期工作,有可能在青岛再购入一套住宅。城镇化如果有1亿农民工朋友进城,假设全部需要在城市重新购房,需要3000万套住宅,这是很乐观的估计,如果人房分离只有研究的最高5.8%,那么我们只需要百万套住宅。难题在于,进入城市的农民朋友如果迄今仍未在城市购房,大部分属于较为贫困的群体,他们需要的是保障房,而无能力购买商品房。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创造投资者,让中国百万个家庭财富在百万美元以上的家庭,源源不断地把钱砸到房地产市场,也就是说,让房地产成为家庭最重要的投资品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家庭资产中的70%到80%是住宅,正因如此,这些城市的房价节节攀升。

  现在投资者还愿意继续购房投资吗?手上握有现金的人巧遇少数性价比较高的楼盘,可以购入。但整体而言,投资者购房看中的是房地产的投资收益。不要说现在没有取消限购,就是已经取消了限购,房地产价格能否涨过无风险收益率,都是个大问题。

  以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标准,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截至9月20日,84家银行共发行了817款理财产品,保本浮动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199款,市场占比为24.36%;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上一期上升5个基点,至5.12%。无论如何,房地产投资收益应高于5.12%。但房价环比连续下跌。

  银行房贷成本居高不下,按照融360网站的数据,最低的民生银行基准价打85折,首套房贷利率为5.57%,还有备注“近三个月内金融资产超过500万元的客户可以享受8.5折利率。这500万元并非存款,而是需要在民生银行购买相应金额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时间要求基本在6个月以上”,银行对于房地产的谨慎态度一望可知。如果贷款难利率高,房地产收益率不可能上升,投资者也就不可能入市。

  要提振楼市信心,或者宣布房产税10年内不征收,或者大幅压低房贷利率,舍此,别无他途。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取消限贷救不了房价
· 楼市限贷松绑
· 湖北限贷松口 首套房利率回七折
· 上海多家银行否认放松限贷 或只是单个银行行为
· 建行上海分行:如政策无变化则不会“限贷松绑”
 
频道精选:
· 【思想】松绑房贷应谨慎 2013-06-14
· 【读书】第二次机器革命重塑经济生态圈 2014-09-25
· 【财智】节前巧布局 节后赢面大 2014-09-24
· 【深度】转型路上资金链崩盘 “钢铁巨人”川威“停摆” 2014-09-2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