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连续两年亏损,今年中报披露之后,创业板公司中天龙光电、万福生科、宝德股份先后连续发布退市风险提示公告。如果连续亏损3年,没有ST过渡期,这3家公司将成为创业板首批暂停上市公司。
这些面临退市的公司,正在想方设法“改善”业绩,如并购重组、争取大订单等,以谋求在下半年扭亏为盈,避免退市。如果真的能通过这些手段,使业绩得到改善,并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股市不是表演的舞台,而是让企业施展本领、让投资者增加投资渠道的平台。如果能够在积极的努力下,使企业绝处逢生,并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自然应当大力支持、积极鼓励。
问题在于,这些公司要想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些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无论从企业内部的情况还是外部情况来看,都缺乏有利条件。特别一些企业提出的并购重组计划,更难让企业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成效。而留给这些公司的时间,则已经太短太短,一旦到期没有明显改变,也就只能先暂停上市了。暂停上市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冲击和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在以后的整改重整过程中,没有具有足够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要想恢复上市功能,重新得到投资者认可,非常艰难。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对创业板市场这些有退市风险的公司,还是要强化“硬”退市要求,切忌像主板市场一样,利用一些外部因素和条件,就让他们保留上市的资格,继而使退市制度成为一种摆设。
首先一点,就是硬政策必须“硬”执行。按照创业板市场的有关规定,如果企业连续亏损3年,将没有过渡期,而且不允许卖壳。此项政策,毫无疑问是主板公司所不能比的,是对企业具有致命约束力的。因为,主板市场的许多垃圾公司,正是在ST“岗位”上不停转悠以及通过卖壳借尸还魂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让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让市场秩序受到极大破坏。创业板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决不能让这样的现象再发生。对面临退市的公司,必须做到硬政策“硬”执行,谁也别打借尸还魂的主意。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别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干扰创业板市场的退出机制。众所周知,在主板市场,不少企业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补助,虽然补助的理由看起来都很正常,实质上,除少数企业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企业的创新创造能力。一家上市公司,如果需要靠政府补贴过日子,需要靠政府补贴扮靓业绩,还有何竞争力可言呢?特别是创业板市场的企业,都被认为是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企业,是要成为孵化平台的,却要政府补助来维持生存,那还叫什么成长型企业呢?即便应当给补助,也应当补贴于技术研发、产品培育等环节。如果面临退市企业是因为政府补助而扭亏为盈,就不应当允许其暂停上市。这项规定,也应当“硬”执行。只有这样,良好的退出机制才能建立。
当下,管理层正在大力宣传价值投资理念,积极营造价值投资环境,如加快沪港通步伐、完善资本市场体系等。如果对垃圾公司不能“零容忍”,那么,价值投资的理念就不可能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讲,对创业板面临退市的公司,也需要“硬”政策、“硬”执行、“硬”退市,不给其搞变通的任何漏洞。
对那些虽然没有达到退市条件,但业绩也大起大落,或于上市时变脸较多的企业,也要加大监督与跟踪力度,对其财务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尤其是政府补助这一块,应当严格检查,避免让这些公司在市场兴风作浪。
对此次创业板少数公司面临的退市风险,一定要把条件“硬”起来,一定不能再采取变通方式让这些已接近垃圾公司的企业留在市场,不仅为净化创业板市场,也为主板市场退市制度的建立和秩序的完善提供良好借鉴。同时,可以有效地教育投资者,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目标时,也能够更多地考虑价值投资问题,树立价值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