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月汇丰及官方制造业PMI双双回落,高盛、美银美林等外资投行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正在放缓,还预期中国政府将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支撑增长。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这是事实。但据此预言中国政府将出台更多刺激措施,这说明外资行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改革决心,也说明某些人有意无意忽略了中国经济放缓的复杂性和症结。
外资投行所谓的刺激措施根本不可能成为中国决策层倚重的法宝。因为依靠短期刺激非但无益于解决根本问题,还可能恶化信贷错配、产能过剩等问题,冲淡业已取得的调结构成果。此外,今年前7个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5.0%,远高于全年9.5%的预算支出增幅,可见中国可利用的弹药并不充裕,其短期可操作性也不佳。
当前,中国改革已行至深水区,部分外媒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所面临的显著挑战在于,生产率下滑,结构性改革亟待破题。
摩根大通近期通过增量资本产出率(即每单位产出所需的资本投资额)分析发现,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从2006年的2.9升至2013年的6.6。这表明,2013年生产同样的每单位产出,需付出较2006年两倍以上的资本投资。
诚如分析人士所言,中国人工、能源、信贷和房地产成本上涨、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国企效率不高等因素均对生产率提升构成挑战。
中国决策层对这种风险显然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新一届政府履新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快推进供给端的结构性改革,包括简政放权,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开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减少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以及资源产品和金融产品的价格改革(包括利率和汇率)等。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相关改革措施有助于恢复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部门的利润率,帮助解决信贷扩张时期累计的信贷失衡问题。
事实上,在相关经济指标趋冷的表象下,中国经济结构正悄然发生质变。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8月份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以及通讯、计算机和其它电器设备等高端制造业PMI指数普遍好于今年整体PMI指数;而钢铁等行业的PMI因产能过剩而持续表现不佳。
这说明,改革不是无痛的。改革与增长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改革会牺牲短期增长,调整增长模式,造成不同行业冷热不均、分野加剧,导致相关经济指标放缓。这不是坏事,反而说明调结构有决心,有实效。
从世界经济改革发展规律看,在多领域改革同时推进之际,难免出现所谓改革效果期限错配问题。就是说,旧有增长点受到抑制的同时,新的增长点没有及时形成,导致“青黄不接”现象。
对此,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形成多领域改革合力显然需要时间,决策者要为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改革梳理出先后顺序,设计好承接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政策组合效益最大化。
他指出,中国的经济体量巨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地区间差异悬殊,这决定了中国现阶段改革异常艰难、复杂。当中国决心用改革而非刺激手段拉动增长时,外界需对中国改革抱有耐心。
中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即寄托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为此,改革者必须突破既得利益者阻挠,破除固有体制惯性与惰性,用成熟的制度安排管控政府支配资源的冲动,真正让市场潮汐发挥决定性作用,淘洗出市场主体的无穷创造力,为中国经济开辟最大的腾挪空间。